Workflow
奇点
icon
Search documents
12个超越认知的科学假说,哪个最有可能成真?| 红杉爱科学
红杉汇· 2025-03-23 04:25
宇宙碰撞理论 在物理学界公认的宇宙大爆炸理论的基础上,为理解宇宙的起源提供了全新视角。该理论认 为: 宇宙并非起源于奇点的大爆炸,而是两个平行宇宙剧烈碰撞的产物。 这场创世撞击起到了"重置"宇宙 的作用,使新生的宇宙如大爆炸理论所描述般开始膨胀。 与大爆炸理论不同的是,该理论预言宇宙不会无限膨胀下去,终有一天,会在某一临界值时开始收缩,最 终形成天体物理学家所称的"大坍缩"。坍缩过程中积蓄的动能,将引发新一轮的平行宇宙之间的碰撞,使宇 宙再次被"重置",如此循环往复,直至永恒。 白洞是否真的存在 众所周知,黑洞以其巨大的引力吞噬着周围的一切,包括光线。那"白洞"又是什么呢?理论上, 科学界认 为宇宙存在对称性,那么白洞作为黑洞的 "宇宙镜像"而理应存在。 作为黑洞的完全对立面,白洞理论上与 黑洞截然相反,它不是吞噬物质,而是将物质喷射出来。 但至今没有科学家观测到白洞存在的直接证据 (很可能因其仅存在于极端理论假设中) ,因此,白洞究竟呈 现为什么形态:是黑洞的 "物质排泄口",是连接时空的虫洞端点,亦或是独立于现有物理框架的全新天 体?至今仍无定论。 如果宇宙中真的存在白洞,并且它在喷涌曾被黑洞吞噬的物质, ...
人工智能奇点与摩尔定律的终结
半导体芯闻· 2025-03-10 10:23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由半导体芯闻编译自unite.ai ,谢谢。 多年来,摩尔定律一直是预测技术进步的黄金标准。1965 年,英特尔联合创始人戈登·摩尔提出摩 尔定律,指出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每两年将翻一番,随着时间的推移,计算机将变得更快、更小、 更便宜。这一稳步进步推动了从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到互联网崛起的一切。 但那个时代即将结束。晶体管现在已达到原子级极限,进一步缩小晶体管变得极其昂贵和复杂。与 此同时,人工智能计算能力迅速提升,远远超过摩尔定律。与传统计算不同,人工智能依靠强大的 专用硬件和并行处理来处理海量数据。人工智能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够不断学习和改进算法,从而 快速提高效率和性能。 这种快速发展使我们更接近被称为人工智能奇点的关键时刻——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智能并开始不可 阻挡的自我完善周期。特斯拉、Nvidia、Google DeepMind和OpenAI等公司凭借强大的 GPU、 定制人工智能芯片和大规模神经网络引领这一转变。随着人工智能系统的改进能力不断增强,一些 专家认为我们最早可以在 2027 年实现人工智能超级智能 (ASI)——这一里程碑可能会永远改变世 ...
GPT-4.5登顶6小时即失守!Grok-3上演1分逆袭
量子位· 2025-03-04 04:51
梦晨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基础模型竞争又紧张刺激起来了! 有人解释原因在于,大模型竞技场有一个投票数量门槛,两个一周前发布的模型刚好先后达到3000票才会出现在榜单上。 不过抛开跑分之外,GPT-4.5的口碑也在悄然翻转。 GPT-4.5口碑翻转 GPT-4.5刚发布时显得又大又贵,官方强调情商看起来很虚,看跑分也没比GPT-4o高到哪里去了。 | | GPT-4.5 | GPT-4o | OpenAl o3-mini (high) | | --- | --- | --- | --- | | GPQA (science) | 71.4% | 53.6% | 79.7% | | AIME '24 (math) | 36.7% | 9.3% | 87.3% | | MMMLU (multilingual) | 85.1% | 81.5% | 81.1% | | MMMU (multimodal) | 74.4% | 69.1% | | | SWE-Lancer Diamond (coding)* | 32.6% | 23.3% | 10.8% | | | $186,125 | $138 ...
QuestMobile 2024中国移动互联网年度大报告:“数智化”驾“云”而来,12.57亿用户激活“AI奇点时刻”!
QuestMobile· 2025-03-04 01:59
各位童鞋搭嘎猴啊,上周"剧综市场洞察"看的怎么样?有童鞋在后台留言:" D e epSe e k开 源周太猛了,当然最猛的猛料是自曝收费只有Ope nAI的25分之一,那么低的价格,利润率 竟然还有500%,果然是颠覆式……"行业看到的是进步和未来,老程序猿们看的是提 心吊胆、胆战心惊,生怕历史的车轮碾压过来O(∩_∩)O哈哈~ 言归正传,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 202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年度大报告。如去年报告中 Mr.QM所言"数智化"破晓时刻临近,短短一年时间,在庞大的用户基数、数字基建托 底、"百模大战"催化"科研内卷"等等因素作用下,不仅"破晓"如期而来,大家还看到了"霞 光万丈",正所谓"轻舟已过万重山",在D e epSe e k开源的作用下,"数智化"已经在全网无 数"云端"遍地开花,用户需求爆发、数字化基建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可以说,我们正无限逼 近"AI奇点时刻"! Qu e s tMobi l e数据显示,截止到2024年12月,全网月活用户已经达到12.57亿,一线、新 一线、二线城市用户接近五成,其中,一线城市用户同比增长了1.2%,一改过去几年持续 出现的四五线城市用户持续增加的局面;同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