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三体问题
icon
Search documents
AI能否解决黎曼猜想等未知难题?诺奖得主这样说
Di Yi Cai Jing· 2025-07-12 10:01
物理学诺奖是给科学还是工具?戴维·格罗斯认为当前大模型被严重高估。 "五年之内,AI能不能证明人类没有证明的猜想或者公式?比如三体问题、黎曼猜想或是流体力学问 题。" 今年5月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亚勤透露,自己去年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知名数学家丘成桐先生就 这个问题打了赌。张亚勤认为,AI在五年之内会证明一个公式或猜想,再过五年会发明一个人类可能 没有的公式。丘成桐却认为,AI还做不到。 两个月后,相似的问题又抛给了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 院士戴维·格罗斯(David Gross),他直言这"难以想象"。 在一场搜狐董事长张朝阳与戴维·格罗斯的对话中,戴维·格罗斯认为,当前AI大模型被严重高估,它学 会了模仿人类,如果数据库找不到答案,它们会编造一个听起来不错的说法,但无法验证也不在意真 假,实际效果只"会取代那些只会说漂亮话的人"。 尽管对当前的人工智能保持审慎态度,但谈及算力的爆炸式增长,格罗斯教授承认算力发展极大地助力 了理论物理研究。 格罗斯教授回忆,四十年前,科学家们只能依赖计算尺进行人工运算。这一局限直接体现在QCD(量 子色动力学)理论的研究中——尽 ...
五年内,AI能证明人类没有证明的猜想吗?张亚勤和丘成桐打了个赌
Di Yi Cai Jing· 2025-05-17 13:05
张亚勤的观点是,AI不一定真理解,但是现在来看,任何有规则的、有答案的、有结构化的,人工智 能都会超过人类,如下棋,编码,语言。但有一些比较模糊的东西,AI就会差一些。像波粒二象性这 样的,即使AI不理解,它仍可以做出很多创新,给人类提供更多的灵感。 而在猎豹移动董事长傅盛看来,在结构化、规则化的领域,AI凭借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模式识别能力, 能够快速完成推理与验证。可以说在语言认知推理层面,AI已经相当强,几乎在每个领域没有明显短 板。但在物理层面或者说具身层面,AI要真正实现理解还要很多年。 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心理与认知科学系主任刘嘉预计,如果AI真的在人类未知的领域,没有 借助人类过去已有的积累,天马行空地从0到1做出来东西,这就是AI真正智能诞生的时间,也就是大 家所说的"理解"。 尽管对于AI未来的科学突破表示乐观,但张亚勤也提到,现在AI、人脑的区别依然很大。人类大脑经 过几十万年的进化,效率十分高,比如860亿个神经元,百万亿级的突触,只有不到3斤重,消耗20瓦的 能耗。再看前沿大模型,基本上万亿级的参数,需要超高的算力和能耗。如果把大脑作为一个参数权 重,大模型还差100倍,整个效率和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