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量子力学
icon
Search documents
从“一锅基本粒子粥”到星辰大海
Ren Min Ri Bao· 2025-06-12 22:10
《宇宙的故事:星辰大海的探索之旅》:冯磊著;人民 邮电出版社出版。 20世纪初,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断言,物理学大厦已经落成,后世学者只需做一些简单的修补工作。但 彼时,物理学的天空被"两朵乌云"笼罩:迈克耳孙—莫雷实验和黑体辐射的"紫外灾难"。正是它们,引 发了20世纪物理学的两场革命:相对论与量子力学。 21世纪初,科学家同样做了回顾与展望,发现物理学的天空出现了更多的"乌云"。这些难解之谜,可以 归结为"两暗一黑三起源":"两暗"是指暗物质和暗能量,"一黑"是指黑洞,"三起源"分别是指宇宙起 源、天体起源和宇宙生命起源。近年来,科学家对这些问题的研究突飞猛进,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也从茫 然与猜测,来到了精确测量与严格求证的阶段。 《宇宙的故事:星辰大海的探索之旅》就是一本介绍宇宙学最新进展的科普书。我想层层递进地展示现 代宇宙学的波澜壮阔,使它宛若一场迷人的探险之旅。全书从"光"这个宇宙的信使出发,介绍人类如何 测量天体质量、洞察宇宙膨胀的历史,进而由测量结果与理论之间的矛盾,引出暗物质和暗能量这两个 物理概念,探讨"两暗"如何对宇宙演化产生决定性影响。基于对宇宙膨胀历史的测量,科学家提出了大 爆炸宇宙学模型 ...
汇聚网络空间蓬勃正能量 ——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侧记
Jing Ji Ri Bao· 2025-06-11 22:15
6月10日,以"汇聚网络正能量引领时代新风尚"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安徽合肥开幕。与 会嘉宾表示,网络是精神文明建设展现新气象、新作为的广阔舞台,为文化创新和繁荣打开了巨大空 间。要巩固壮大网上主流思想舆论,充分激发网络文化发展活力,改革完善网络空间治理制度机制,推 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空间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好学重文的网络文 明环境,让广大网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良法善治夯基础 法治是网络文明的基石,"良法"奠定生态规范根基,"善治"激活生态治理效能。而塑造健康繁荣、和谐 向善的网络精神家园,需要凝聚各方之力。应积极发挥法治力量护航网络精神家园的作用,以法治之力 维护网络空间秩序,努力让文明、法治成为网络空间鲜明底色。 当前,我国相继出台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网络立法逐步趋向全面涵 盖网络信息服务、信息化发展、网络安全保护等在内的网络综合治理,为强化网络治理明确了法律依 据。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更加成熟。 行业倡议绘蓝图 当前,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战略性技术,正在全面赋能千行百业、改变人类 生活。会上,中国网络空间 ...
五年内,AI能证明人类没有证明的猜想吗?张亚勤和丘成桐打了个赌
Di Yi Cai Jing· 2025-05-17 13:05
张亚勤的观点是,AI不一定真理解,但是现在来看,任何有规则的、有答案的、有结构化的,人工智 能都会超过人类,如下棋,编码,语言。但有一些比较模糊的东西,AI就会差一些。像波粒二象性这 样的,即使AI不理解,它仍可以做出很多创新,给人类提供更多的灵感。 而在猎豹移动董事长傅盛看来,在结构化、规则化的领域,AI凭借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模式识别能力, 能够快速完成推理与验证。可以说在语言认知推理层面,AI已经相当强,几乎在每个领域没有明显短 板。但在物理层面或者说具身层面,AI要真正实现理解还要很多年。 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心理与认知科学系主任刘嘉预计,如果AI真的在人类未知的领域,没有 借助人类过去已有的积累,天马行空地从0到1做出来东西,这就是AI真正智能诞生的时间,也就是大 家所说的"理解"。 尽管对于AI未来的科学突破表示乐观,但张亚勤也提到,现在AI、人脑的区别依然很大。人类大脑经 过几十万年的进化,效率十分高,比如860亿个神经元,百万亿级的突触,只有不到3斤重,消耗20瓦的 能耗。再看前沿大模型,基本上万亿级的参数,需要超高的算力和能耗。如果把大脑作为一个参数权 重,大模型还差100倍,整个效率和架 ...
日经BP精选:中国量子技术之崛起令日美等难掩警惕
日经中文网· 2025-05-16 03:06
编者荐语: 日经中文网"开设了"日经BP精选"栏目。日经BP是日本经济新闻社媒体集团的一员,成立于1969年。作 为日本领先的B2B媒体公司,聚焦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及生活时尚三大主要领域。敬请读者关注。 围绕量子计算机的中美竞争正日趋激化。2025年是成为量子计算机基础的量子力学的纪念年,但在开发 最尖端技术方面的脱钩十分严重。中国封锁了量子技术的信息,美国和日本等国家不得不与"看不见 的"对手展开竞争。 量子力学诞生100周年 2025年是量子力学诞生100周年。联合国将2025年定为"国际量子科学与技术年(IYQ)",并通过在世 界各地举办活动,促进量子技术的实用化。自1925年德国物理学家维尔纳・海森堡等人发表奠定量子力 学基础的论文以来,众多量子技术相继诞生。量子计算机是有望实用化的下一代技术的代表。 阅读更多内容请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 (本文由日经BP提供) 以下文章来源于日经BP ,作者日经BP 日经BP . 日经BP成立于1969年4月, 隶属于日本经济新闻社集团。作为日本领先的B2B媒体公司,我们聚焦"经营 管理"、"专业技术"及"生活时尚"三大主要领域,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需求。 随着量子计 ...
“Q世纪:量子物理百年科普展”在中国科大展出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5-09 13:19
2025年是现代量子力学诞生100周年,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的"国际量子科学与技术年"。量子力 学发展百年长卷上,铭刻着无数贡献者的姓名。展览以1925年为起点,通过"我们的超导量子计算 机""量子物理的百年飞跃""神奇的量子世界"三大板块,让薛定谔的猫、量子纠缠等标志性量子物理概 念跃出课本。 据介绍,策展团队还突破传统科普范式,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可感知的艺术形态。在"量子音乐实验室", 来自量子实验室的真实声音经过艺术解构重组,形成了一首首量子舞曲;"寰宇全图"技术史地图以山水 笔墨的表现手法,展现艺术家看待世界和科技发展的独特视角;量子期刊封面墙通过丰富的科学理论艺 术化呈现,为切实体会量子科技的时代变迁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合肥5月9日电 (记者 吴兰)9日,"Q世纪:量子物理百年科普展"开幕式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 行。本次展览是庆祝"量子百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量子期刊封面墙。记者 吴兰 摄 观众参观"祖冲之二号"超导量子计算机1:1模型。记者 吴兰 摄 展览首次向公众展示"祖冲之二号"超导量子计算机1:1模型,为观众揭开量子计算机的神秘面纱。此 外,观众也可通过显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