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传统色彩
icon
Search documents
透过“国色”看中华之美(文化中国行·这些美 很中国)
Ren Min Ri Bao· 2025-06-16 22:13
文物由上至下为: 春秋战国时期单耳陶罐。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藏 清透雕鸟纹白玉挂件。 中国海盐博物馆藏 唐黄釉绞胎碗。 扬州博物馆藏 元铜爵杯。 中国海盐博物馆藏 明祭兰釉蒜头瓶。 中国海盐博物馆藏 北宋黑釉双系盘口陶壶。 中国海盐博物馆藏 步入展览,你会感受到色彩与文化带来的双重视觉震撼。第一印象,整个空间以"桃红""凝脂""缃 叶""沉香""群青""墨黑"6种中国传统色彩划分板块,既特色鲜明又连贯和谐。走近看,每种色彩不是扁 平的色卡,而是通过一件件文物的肌理、纹样,展现跨越悠久岁月的中式美学。 这就是由中国海盐博物馆策展的"国色之美 不可方物——中国传统色彩文物"展览。在这里,色彩成了 历史的叙事者。 "色彩既是观察这个世界的途径,也是表达情感的方式。"策展参与人、中国海盐博物馆(盐城市博物 馆)陈列展览部副主任井慧介绍,展览以传统色彩为切入点,以文物串联起物质与精神、艺术与生活、 文化与历史,让观众感受中国传统色彩的独特魅力。 展览在《说文解字》提及的"赤、黄、青、白、黑"五色基础上,结合常见文物色彩及成色原理,选取了 衍生色。例如,玉器的洁白无瑕正如"凝脂",瓷器、陶器对应"缃叶",从青花瓷 ...
文物里的色彩融入年轻人的日常穿搭 传统的,正是时尚的(文化中国行·这些美 很中国)
Ren Min Ri Bao· 2025-06-16 21:57
化别具韵味的文物色彩妆容,以文物配色为灵感穿搭"出街",到博物馆里循着文物的"色彩密码"感受源 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当下,年轻人正将文物里的中国传统色彩融入日常、变为时尚,以始终鲜活 的"中式审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当代生活的美的表达。 传统色彩中的丰沛内涵也为更多人所知,中国传统色彩语言体系迎来"新用户"。"这不是'莫兰迪',是东 方既白、天光微亮的颜色。""现在看到粉红色,脑子里不是'多巴胺',而是一个更美的名字——杨 妃。"博主"肉圆Huang"发现,越来越多网友开始用传统色彩本身诗意的名字去观察、体验身边的 美,"这些美丽的名字不该被埋没,而应该日新又新、传承不息。"她说。 ——编者 一抹浅粉,在眼角勾勒出清代乾隆芙蓉石蟠螭耳盖炉的轮廓形状——这是以文物"小粉炉"为灵感创作的 妆容,运用了中国传统色彩海天霞。95后博主"肉圆Huang"借鉴文物里的中国色彩,创作了24组妆容。 以文物配色诠释"春和景明",有人把文物色彩与春日穿搭结合;把影青釉里红高足瓷杯"穿"在身上,有 人自制粉绿渐变长裙演绎夏日灵动。通过服饰穿搭,年轻人展开跨越历史的"时尚对话",重新定义审美 流行。 随类赋彩,以色达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