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缅文化交流
icon
Search documents
到澜沧江边,听周边交流和声(边城见闻)
Ren Min Ri Bao· 2025-08-24 22:40
2025年首届清水河口岸印度洋海鲜啤酒文化节设置缅甸、 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等多国特色商品展销区,为游 客打造"一站式"跨境购物体验。 耿马县委宣传部供图 缅甸姑娘德信娇(中)正在与中国学生一起学习交流。 张朝华摄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勐相湿地公园广场泼水节活动现场。 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摄 本报记者在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缅甸大学生创业园采访雪 兵伟(左)。 张朝华摄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县城俯瞰。 贾贵红摄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民众共跳泼水舞曲《赛嗨》。 耿马县委宣传部供图 视频报道请看人民日报国际微信公众号 云南临沧市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发生在这里的"洋坚果"变"土特产"的新奇事,也很有名:1991年,第 一株澳洲坚果引种到临沧,仅仅30年间,这里就成为全球最大澳洲坚果种植基地,占全球种植面积的 40%,有人干脆改称"临沧坚果"。 临沧所辖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近几年也有出了名的新奇事:泼水节"最火神曲"爆款出圈。2023年的 《UP 耿马》更是火到境外,吸引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网友争相传唱模仿。今年泼水节主题歌舞 《赛嗨》,以傣族民乐和西方交响乐巧妙融合,再次将延续千年的泼水祝福推向国际舞台。"民族曲"唱 出 ...
跨越国界的“胞波”情谊(边城见闻)
Ren Min Ri Bao· 2025-05-19 22:01
在国门书社,一名缅甸籍学员正在学习汉语。 人民网记者 庄志斌摄 瑞丽市"一寨两国"景区。 缅甸籍学生在老师带领下进入银井小学。 以上图片均为人民网记者庄志斌摄 本报记者(左)在银井小学采访缅甸籍学生。 人民网记者 庄志斌摄 图片来源:云南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审图号为云S(2023)46号 中缅胞波狂欢节活动现场。 钱景泰摄 亲密如同一家人 国境线从中穿过的这座村寨,位于中国的一侧名为"银井",傣语意为"镶嵌美满的地方";缅甸一侧称 为"芒秀",意为"芦苇茂盛的地方"。 银井村现为瑞丽市姐相镇顺哈村的一个村民小组。记者来访时,正值傣族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激 昂的象脚鼓鼓声震耳欲聋,人们成群结队涌向泼水广场。大家手挽手,亲密无间。在熙熙攘攘的人群 中,两位身着绚丽花筒裙的姑娘格外引人注目。一番细问后得知,一位是来自缅甸的占喊,紧挨着的, 是她在寨子里结识的中国闺蜜妹凤。 占喊今年25岁,老家就在缅甸的芒秀村,今年已是她来中国的第十二个年头。从小学起,占喊便在中国 开启了求学生涯。成年后,占喊在这里结婚、工作,最终定居下来,她的父母也跟随她在银井安了家。 银井小学举行中缅学生社团活动。 人民网记者 庄志斌摄 ...
境内外“同唱一首歌”(边城见闻)
Ren Min Ri Bao· 2025-05-13 22:31
银井边防小学中缅学生在"中缅民心相通大舞台"文化交流 活动中合唱歌曲。 孔永芹摄 云南德宏瑞丽市姐相镇民众手举国旗观看"中缅民心相通 芒市勐巴娜西珍奇园竹林。 人民网记者 庄志斌摄 大舞台"迎新春活动表演。 孔永芹摄 中缅边民在中缅胞波狂欢节共跳舞蹈"嘎伴光"。 杨雪梅摄 地图来源:云南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审图号为云S (2023)46号 勐巴娜西乐团在云南昆明市举办的中缅文化交流周活动开 幕式上演唱歌曲《一山一水胞波情》。 受访者供图 "金孔雀跟着金马鹿,一起走向啊,结婚登记处……"这是歌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最初的结尾歌词。如 今,这首当年为宣传婚姻法而作的歌曲,不仅传唱于中国大地,记者在这首歌曲的诞生地云南德宏还发 现,它已跨越国界,与许多境内外优秀作品一道,演绎着境内外同唱民心相通友谊之歌的佳话。 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三面与缅甸接壤,自古便是多元文化交融之地,孕育了 丰富独特的文化传统。从诞生于此的《月光下的凤尾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到缅甸老歌《海 鸥》,动人的音乐跨越国界传唱,各类文化活动正日益成为民间交往、文化交流的纽带和桥梁。 凤尾竹下,传唱歌曲互通心意 "月光啊下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