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化

Search documents
让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第十一届国际发明展览会与第33届广州博览会观察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8-27 11:02
来源:人民政协报 8月22日上午,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内人头攒动,第十一届国际发明展览会与第33届广州博 览会在此同步启幕。这是两大展会首次"牵手"同期举办,汇聚了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新力 量,2000余项来自全球的发明创新成果集中亮相,从尖端国防科技到智慧养老产品,从绿色低碳技术到 消费帮扶特产,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兼具国际视野与产业温度的创新盛宴。 本届展会历时3天,盛况空前,共吸引观众10多万人次,线上直播观看量100多万,不仅展示了全球科技 创新的最新成就,更搭建了国际交流合作的平台,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发明创新的智慧与力 量。 国际发明展览会是我国发明创新领域最高规格的国际性展会之一,本届国际发明展设立国际展区、新质 生产力发展展区、国防科技创新展区等多个特色主题展区,展示了一大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发明成果 与技术解决方案,成为推动全球科技创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步入展区,创新活力扑面而来。机器人表演专区热闹非凡,成为家长暑期亲子游打卡广州的新亮点;国 际展区内,来自德国的"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前围满了参观者,工作人员正演示如何通过AI识别技术 快速分类垃圾;新质生产力发 ...
从流量焦虑到“留量”培育
Jing Ji Ri Bao· 2025-08-11 22:06
口岸城市或多或少面临这样的困境:人流货流川流不息,却如同指间流沙,创造了热闹景象,却难以转 化为扎根本土的繁荣。当一车车从口岸通关的新鲜水果,不再直奔远方市场,而是拐进本地加工厂,这 个微小的转向,映照着边境城市发展思路的更新——从流量焦虑转向"留量"培育。 流量依然是口岸城市的优势,是源头活水。唯有持续做强口岸的基础功能,才能为产业扎根与城市繁荣 提供不竭动力。这需要三管齐下:提升"硬联通"效率,让大桥飞架、铁路延伸,消弭物理阻隔;优 化"软联通"规则,推进通关便利化、边检智能化,不断改革降低制度成本;构建"网联通"体系,畅通数 字贸易、共享跨境数据,让线上交易与合作跨越地理边界。口岸功能的升级,既能增大流量基数,更能 提升其转化为"留量"的效率,为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停留创造先机。 口岸城市的实践探索告诉我们,地理枢纽的天然优势,唯有通过系统改造才能转化为真实的经济价值。 当政策措施精准引导、产业项目扎实落地、城市功能日益完善,一张将"匆匆过客"变为"扎根价值"的坚 韧网络便会逐渐成形。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是壮大经济根系的关键。口岸的天然流量,唯有经过产业转化才能沉淀。做法是在流 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