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际审美差异

Search documents
我发现我们是“高需求父母”
是说芯语· 2025-10-03 12:56
放假第三天,写点和行业无关的。 昨晚,难得儿子没加班,和他妈妈窝在沙发上看电视。我照例刷着手机,突然听见他拍着大腿笑得前仰后合,几乎失控。我被那笑声吸引,凑过去想看看 是什么这么有趣。儿子立马给我打预防针:"这小品两极分化特别严重,喜欢的人爱得不行,不喜欢的完全笑不出来。"看样子,他已不是第一次看了。 我不以为然。 屏幕上,两个演员正围着棋盘手舞足蹈,一会儿喊"飞沙走石"把棋子乱扔,一会儿又"时光倒流"把棋局推倒重来。我盯着那些夸张的表演,嘴角都没动一 下。 果然,我是他说的后一种人。 问了才知道,这是《喜人奇妙夜》里的《技能五子棋》。 我忍不住问自己:他到底在笑什么? 经过一天的沉淀,我才慢慢想明白: 我看不懂的,从来不是"五子棋",而是年轻人藏在荒诞背后的审美与心境。 他们这一代,是泡在碎片化娱乐里长大的。笑点早已不是我们熟悉的"抖包袱""讲段子",而是"反逻辑"带来的新鲜与释放。就像"技能五子棋",偏不按规 则出牌,把严肃对弈变成一场武侠式的胡闹。棋子成了道具,输赢成了玩笑——在我们看来是"没章法",在他们眼中却是"有创意"。 他们也钟情于那些"微小共鸣"。小品里一句"小时候下棋赖皮被爸爸骂",儿子一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