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仰韶文化
icon
Search documents
“大河村”入选国家队 河南省挂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增至8家
He Nan Ri Bao· 2025-06-15 00:05
6月14日,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开馆试运行。同日,国家文物局公布新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 单,"河南省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入列其中。至此,我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增至8家。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河南是全国大遗址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多年来,我省在大遗址保护、考 古遗址公园建设方面不断发力,探索创造了"生态保遗"郑州模式和"远离老城建新城"的洛阳模式,将遗 址保护与环境整治、生态建设、城乡发展有机融合,产生显著经济社会综合效益的同时,着力满足人民 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经半个多世纪的考古发掘,证实大河村遗址是一处包含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夏、商四种考古学文 化的大型古代聚落遗址,年代距今7000—3500年,尤其是该遗址涵盖了仰韶文化起源、形成、发展的完 整演变脉络,被誉为"仰韶文化的标尺"。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作为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节点项目——大 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开馆试运行。新馆以大河为主线,从世界大河文明到仰韶文化再到大河村,通过基 本陈列、数字化陈展、沉浸式演绎等手段,对整个仰韶文化及大河村遗址进行全景式展示,填补了国内 仰韶文化集中展示空白,成为我省在大 ...
郑州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开馆
Yang Shi Xin Wen· 2025-06-14 05:36
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时期房基,屹立5000多年,展现了先民们采用"木骨整塑"技术建造的"三室一厅",其面积达到了50平方米,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同时期 保存最为完好的史前居住基址。 历经5000年的风霜,它依然保持着完整的平面布局和高达1米多的墙壁,让我们得以一窥房屋内的烧火台、挡火墙以及门槛等设施。这种"木骨整塑"的房 屋结构,不仅奠定了中国北方传统民居的基础,更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郑州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于6月14日开馆试运行。新馆展陈面积7292平方米,系统陈列1600余件精品文物,聚焦中国大河文明,再深入展现仰韶文化的 全貌及大河村遗址的丰富内涵,全方位勾勒出距今7000—5000多年前的绚烂文明图景。 大河村遗址位于郑州市东北郊大河村西南,以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为主,兼有二里头文化和商代遗存的古聚落遗址。大河村遗址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标识性 遗址,是黄河文化最为精彩的组成部分,参与见证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直至夏、商奴隶制王朝建立的全过程,文化内涵丰富、文化链条完整。 探索宇宙的奥秘,自古以来便是人类不懈的追求。5000多年前,居住在大河村的先民就已经展现出了对星空的浓厚兴趣与探索欲望。 ...
关注2025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丨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开馆试运行 大河之滨 仰望仰韶
He Nan Ri Bao· 2025-06-13 23:30
彩陶双连壶 6月10日,众多媒体记者抢先探访即将试运行的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 白衣彩陶盆 盆形鼎 黄河文化主题墙展现了多元灿烂的仰韶文化遗址。图片均为记者 聂冬晗 摄 6月14日,我国第9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开馆试运行。 从大河村考古遗址公园内缓步进入位于地下的博物馆。 入口处,黄河文化主题墙以"立体拼图"展现仰韶文化时期黄河流域的恢宏史诗。 聚落演进:从小聚落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外部防御坚固、内部分区明晰的大型史前聚落。房屋从半地穴发展为 地面建筑,并发明"木骨泥墙"这一独特的建造技艺。 独树一帜:大河村遗址的彩陶独具特色的陶衣和绘彩,丰富多彩的纹饰,高超娴熟的绘制手法,标志着史前 彩陶文化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峰。彩陶上的月亮纹、彗星纹、星座纹、七圆点纹、日晕纹等图案表现出先民 对宇宙、星空的认知,大河村遗址因此被称为"星空下的村落"。 "凝固的时光,流淌的史诗",这是博物馆序厅带给记者的感受。 主题SHOW《大河汤汤》,以"大河、生命、文明"为切入点,回溯了大河孕育生命、生命创造文明、文明交 流互鉴的发展历程。 观 大河村遗址的八大维度 《仰韶文化标尺:大河村遗址》部分,以八大维度构建 ...
彩陶双连壶等400余件文物回郑州大河村“省亲”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1 08:18
原标题:彩陶双连壶等400余件文物回郑州大河村"省亲" 在戴建增看来,无论是何种用途,彩陶双连壶的象征意义都大于实用意义,此次"回到"出土地展 出,可以让观众更系统地了解大河村先民生活习性。 中新社郑州6月10日电 10日,河南省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面世在即,出土于这片土地的彩 陶双连壶等400余件珍贵文物"回村省亲"。 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负责人胡继忠向记者介绍,即将面世的大河村遗址博物馆,陈列1600多件 精品文物,其中逾400件文物系"回村省亲",从世界大河文明、中国大河文明,再到仰韶文化全貌、大 河村遗址丰富内涵,系统呈现出一幅5000多年前的大河村"富春山居图"。 (阚力 王佳宁 张楠) 郑州市大河村考古遗址公园副主任戴建增指着双连壶告诉记者,细看壶身,仰韶先民用黑彩绘制了 平行横线纹,一壶为垂直短竖纹,一壶为倾斜短竖纹,"有人认为这两种纹路代表两个部落"。 一直以来,关于彩陶双连壶的用途有多种猜测。有人认为,是先民结婚时喝交杯酒使用的"合卺 杯",也被视作是部落结盟时首领对饮的专用酒具,象征着和而不同。 大河村遗址距今6800年至3500年,面积达53万平方米,是一处包含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
6月14日,开馆试运行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新馆要来了
He Nan Ri Bao· 2025-06-10 23:54
汇集全国30余处仰韶文化遗址精华,1600余件(套)精品文物在1.97万平方米的建筑空间里,为公众打开溯 源仰韶文化和中华文明的时空窗口。6月10日,记者来到国内首家全景式仰韶文化专题博物馆——大河村遗址 博物馆新馆探馆。 从大河村考古遗址公园顺着人行通道一步步向下,仿佛进入了豫西特有的地坑院。粗犷质朴的黄色夯土墙肌 理毕现,精准复刻仰韶文化遗址基因;从源头到入海口,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重要遗址排列有序;从8米高倾 泻而下的晶莹水幕,在阳光折射下幻化为连接古今的时光之河;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艺术墙,通过现代材料 的解构重组,让古老文明符号在当代空间中焕发生机。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的展陈叙事方式是从世界大河文明的宏观视野切入,聚焦中国大河文明,深入展现仰韶文 化的全貌及大河村遗址的丰富内涵。这种由大到小、深入浅出的叙事方式,可以更好地展现历史。"来自上海 的设计师蔡正介绍。 "仰韶文化:华夏文明的奠基者"展厅着力打造"仰韶印象"。远古氛围,蛙叫鸟鸣,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仰 韶时期的先民生存环境和农耕、渔猎、制陶等场景,展现筑房技术,让观众仿佛化身仰韶先民,走进那个充 满生机与文明曙光的远古世界。 6月10日,俯瞰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