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健品消费骗局
icon
Search documents
筑牢防诈堤坝 保健品市场需正本清源
Hua Xia Shi Bao· 2025-08-07 11:39
小作坊出品的"三无"保健品,纵使无害,也绝无保健之功。可靠的产品,必有市监部门"蓝帽子"认证, 或有权威科研背书、公众人物担责——国家代言法规如悬顶之剑,令责任无可推诿。越是骗子吹嘘得天 花乱坠的产品,越需警惕其"孤品"属性。各大平台搜索验证,实为消费者自保的必备功课。 特征三:流动的"庙宇"与消失的"和尚" 历经市场数十年沉浮,中国保健品行业本已沉淀出一批可信赖的中外资"老字号"。但总有阴影在阳光下 滋生。今天,我们抽丝剥茧,揭示保健品消费骗局的四大显性特征: 特征一:那些查无此"健"的谜之产品 若某品牌闻所未闻,媒体鲜有踪迹,平台资质难寻——这已是危险的红灯信号。真正的健康守护者,必 在市场长河中留下可追溯的航迹。历经时间淬炼的头部企业,其公信力本身便是护城河。 特征二:"无人敢碰"的保健孤品 近日,"湖北宜昌3万多名老人被骗超10亿元"的新闻再度灼痛公众神经。这并非孤例,在如今老龄化浪 潮与健康焦虑交织的时代,保健品欺诈如同幽灵,在城市的街巷间游荡,将老人毕生积蓄化为乌有。 租个小门脸,以鸡蛋、家政为饵,待老人重金投入后却人去楼空——此谓"游击式"诈骗。而正规企业深 谙健康事业需扎根土壤:遍布全国的实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