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内卷式消费
icon
Search documents
“内卷”的尽头是通缩?普通家庭正在被这5种方式“隐形掏空”
Sou Hu Cai Jing· 2025-10-10 02:23
2025年10月,某连锁超市推出"满300减50"活动,收银台前排起长队。消费者李女士拎着两大袋日用品感慨:"不买感觉亏了,可算下来,这些东西比平时也 没便宜多少。"这种"薅羊毛"的背后,是普通家庭正在经历的"隐形消耗"——收入增长停滞,生活成本却因"内卷式竞争"持续攀升,钱包被五种方式悄悄"掏 空"。 电商平台"双11"规则越来越复杂,满减、折扣、红包叠加,消费者需花数小时计算"最优解"。某宝妈晒出购物清单:为凑满减买了3箱纸巾、5袋洗衣液,实 际支出比预算多200元。这种"为省而买"的心理,被商家精准拿捏。 直播带货更将"内卷"推向极致。主播高喊"全网最低价",消费者冲动下单后发现,同款商品在其他平台价格更低,或质量与描述不符。2025年消费投诉数据 显示,直播购物纠纷同比增长40%,其中"价格误导"占比超60%。 预售制则让消费者"钱货两空"。某品牌手机预售期长达45天,消费者需提前支付全款,到手时新品已变"旧款"。这种"时间套利"模式,本质是商家占用消费 者资金,降低自身库存成本。 这些"内卷式消费"看似省钱,实则让家庭支出失控。央行调查显示,2025年上半年居民消费贷款余额突破18万亿元,其中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