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列车空气动力学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为中国高速列车发展护航
原标题:为中国高速列车发展护航 如今,高铁已是不少旅客的出行首选。可少有人知,高速列车流线型外形及碰撞吸能结构的设计, 离不开中南大学轨道交通空气动力与碰撞安全技术创新团队的努力。 我国首个准高速列车研制项目设立之初,长沙铁道学院(现中南大学)的几名青年教师敏锐察觉到 空气动力学在高速列车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组建国内首个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研究团队,他们深入工程 一线,提议生产厂家考虑高速列车空气动力效应带来的影响,并最终承接了我国首个列车空气动力学外 形设计的重任。 没有计算机辅助,该团队成员手绘出中国首台准高速机车的三维轮廓。 "像航空航天都是把飞机等放到风洞里面试验,但列车是贴地运行的,还有列车交会、穿越隧道等 情况,这些相对运动很难在风洞里模拟,必须建设铁路专用的列车空气动力学动模实验装备。"中南大 学高速列车研究中心党支部书记鲁寨军介绍,"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心成立之初,当时还是青年教 师的田红旗院士等创始人就确立了团队统筹管理模式,将科研结余经费投入平台和条件建设。" 1998年,团队自主建成国内首套高速列车动模试验系统。这台自主设计的装置能模拟高速列车运行 时空气与车体的相互作用,为和谐号、复兴号 ...
中南大学轨道交通空气动力与碰撞安全技术创新团队——助力中国高铁又快又稳
Ren Min Ri Bao· 2025-05-12 22:09
上世纪90年代初,高速列车研究中心成立。"中心成立之初,田红旗院士等创始人就确立了科研项目、 经费、研究生培养、实验室建设等统筹管理模式与团队文化,至今依然是我们团队攻坚克难的法 宝。"鲁寨军介绍,"团队一开始就高度重视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的体系化研究。为了开展原创基础理论 研究,在没有任何参考的情况下,我们从零做起,自主研建了列车空气动力性能动模试验系统、实际运 营轨道车辆撞击/瞬时测力试验系统等系列国际领先的试验平台。为了补充经费,团队研究人员宁可少 拿或不拿科研绩效。" 各项参数调整到位,测试系统严阵以待,摁下电钮——中南大学高速列车研究中心的列车动模实验室里 100多米长的轨道上,两道白影闪过。直到停下来,人们才看清那是两辆相向而行的列车模型。 "在半秒内,模型要从时速0公里加速到500公里,这是国际上第一套时速500公里的列车空气动力动模实 验系统。"中南大学轨道交通空气动力与碰撞安全技术创新团队核心成员、高速列车研究中心党支部书 记鲁寨军介绍,我国高速列车流线型外形"长什么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里产生的实验数据。 列车发生碰撞时的安全性能,则取决于碰撞安全保护技术,这也是该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的另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