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性瘫痪

Search documents
很多国企写字楼的高空置率,原因不在市场,而是自身内耗
Sou Hu Cai Jing· 2025-06-24 14:42
在一线城市写字楼市场,租赁端有一个突出的"怪象"。表面上看,超甲级写字楼的空置率不断上升,部分项目接近40%,照理说,业主方应对客户"求之 不得",积极拉新,填补空置。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市场反馈并非如此:不少项目不仅没有积极出击,反而对前来询租的客户"外热内冷",甚至直接消极 以对,尤其国企背景项目尤为凸显。 一边是资产空置带来的持续损耗,一边是客户求租得不到回应,这种"高空置、难成交"的市场矛盾,背后藏着的是复杂的组织心理结构。 当前大部分写字楼项目的出租负责人,面对降价成交的客户时,最大的顾虑不是"租不出去",而是"租得出去之后如何解释这个价格"。 当市场租金处于快速下行通道,新客户报出的价格越来越低,实际成交价常常低于老合同价格 20%-40%,甚至更多。在这种环境下,哪怕成功签下一笔 大面积租赁合同,也可能被看作"做得不理想"甚至"做错了"。 特别是国资背景的公司,内部审批流程层层设防,加之外部监管趋严,写字楼负责人几乎都面临同一个难题:一旦租金低于某个心理预期值,就可能被质 疑"国有资产流失"。 在没有明确KPI激励、也没有明确容错机制的组织氛围中,"不做就是对的"成为潜规则。于是我们看到——项目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