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历史建筑保护修缮
icon
Search documents
从卜内门大楼到德国书信大楼:唤醒外滩老建筑的立面雕塑
Xin Lang Cai Jing· 2025-08-23 06:09
外滩第二立面有141幢在1949年前建造的老大楼,这些大楼如何赓续历史上的摩登、现代基因,再次为 当下所用? 位于四川中路133号的卜内门大楼于2019年启动自落成以来最彻底的修缮,这也是自2018年黄浦区启动 外滩第二立面城市更新工作以来,第一个完成更新的单体建筑。 澎湃研究所研究员经过走访调研,发现卜内门大楼为外滩老大楼更新提供了一系列可参考的经验。同 时,该项目在修缮过程中也留下了一道开放式命题:对于已毁的立面雕塑,如何建立复原的激励机制? 即令历史建筑的业主在新一轮的更新中从"被动约束"到"主动作为"。 卜内门大 楼1930年代老照片、2018年修缮前、2020年修缮后对比。图片来源:百联资控 卜内门大楼破茧重生的实践经验 上海开埠后,第一批入驻外滩的是从事外贸的洋行。英国卜内门公司于1900年进入中国,曾长期垄断中 国化肥、碱类和其他化工原料的进口业务,卜内门大楼就是其原先在外滩设的总部大楼,见证着上海洋 行林立、货通天下的历史。 通过3D打 历史上,在外滩的各国洋行、银行希望通过建筑彰显实力。1922年竣工的卜内门大楼是新古典主义风格 在上海的代表建筑,并不出意外地选择了追求华丽气魄的巴洛克装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