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原位固态化
icon
Search documents
汽车市场爆发前,谁为固态电池“买单”?
高工锂电· 2025-06-10 12:09
会议预告 第十八届高工锂电产业峰会 ——产业链格局重整 全场景应用共振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 —— AI+新材料 引领能源变革 超450GWh规划产能布局背后,固态电池迎场景革命 在技术攻坚与场景需求的双轮驱动下,固态电池产业化迎来加速发展的关键浪潮。 储能已率先发力,成为当前固态电池规模最大的应用市场 ,其中,兼具安全、成本优势的磷酸铁 锂半固态电池渗透率持续爬升。 与此同时, 以无人机、 eVTOL 为代表的"低空经济"飞行器,连同机器人、工程机械及商用车等 细分领域,正构成驱动需求增长的全新引擎。 今年以来,海内外固态企业相继获得无人机批量订 单并开启交付,便是这一趋势的有力佐证。 展望未来,业内共识则是, 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固态电池最核心、规模最庞大的应用场景。 正是愈发多元的应用场景和清晰的需求画像,为固态电池产业化铺就了坚实具体的道路。 当前,中国固态电池产业生态初具规模。 GGII 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4 月,产业链相关企业 数量已超过 280 家,累计规划产能突破 450GWh 。 主办 单位 : 高工锂电、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 会议 时间: 2025年6月25-26 ...
“千里”之行 始于创新
本报记者 赵语涵 2023年年底,一场"超长直播"引发关注: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驾驶搭载150千瓦时长续航电池包的纯电 动汽车,跑出1044公里的成绩。"续航超1000公里,真能告别里程焦虑了!"网友的感叹在直播间刷屏。 这款长续航电池包的核心组件,来自北京民营独角兽企业卫蓝新能源。作为国内首批开上纯电动汽车 的"先锋"车主之一,卫蓝创始人、董事长俞会根对众多车主的里程焦虑感同身受。 2015年,一个破局机会出现了。俞会根的大学同窗、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李泓在一次电池硅负极表 面副反应实验中看到一个现象:液态电解液在多次充放电后产生副反应,在负极表面"生长"出一层层无 序状的固体。 李泓突生灵感:固态电解质需要施以很大的压力才能与正负极表面紧密结合,这种"天然生长"的固态电 解质,恰恰解决了"固-固界面"接触性差的大难题! 基于这一无心插柳的新发现,李泓提出了固态电池生产"原位固态化"设想,这让俞会根如获至宝。2016 年,卫蓝新能源应运而生,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的陈立泉院士、俞会根、李泓三人成为联合创始人。 基于"原位固态化"设想,卫蓝新能源进一步确立了自己的固态电池主要技术路线。"我们将氧化物、聚 合物两种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