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古典经济学
icon
Search documents
揭秘中美从不谈判突变为速成协议背后的智库竞争
Sou Hu Cai Jing· 2025-06-13 11:51
【编者按】继5月12日中美在日内瓦达成经贸协议调降关税以来, 当地时间6月10日,中美又在伦敦进行的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之中原则上达成协议 框架。而在4月份时,中国的强硬态度还是以取消所有加增关税为谈判条件的。在这种突然性的务实政策转变背后,实际上存在着国内两派智库之间的非对 称政策建议竞争,务实派打败了硬刚派。 本文是相对全面经济学创始人、中国共生智库国际研究院副院长、50人独立经济学家论坛成员黄人天在中国经济学创新论坛第6期的部分主讲稿。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上图左为黄人天,右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 一、概述:中国经济学派赢得与西方经济学派的贸易战对策竞争 林毅夫代表西方主流经济学派中国分支,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的片面比较优势全球化国际分工理论,误导中国与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国美国非理性硬刚一个多 月,不关注国内产业因高关税被迫外迁问题,导致中国经济巨大损失。 黄人天代表中国经济学创新学者群体,根据其原创的相对全面经济学的竞争性国际贸易理论和相对全面比较优势理论,反对西方经济学脱离现实的理论误 导,提倡面对现实与已经从自由主义回归重商主义的美国谈判,保留绝大部分贸易顺差 ...
从思想价值链看经济思想史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5-26 07:47
(原标题:从思想价值链看经济思想史) 思想市场理论及其局限性 凯恩斯在其巨著《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结尾处,留下了一段名言:"经济学家和政治哲学家的思 想,不论它们在对的时候还是在错的时候,都比一般所设想的要更有力量。的确,世界就是由它们统治 着。讲求实际的人自认为他们不受任何学理的影响,可是他们经常是某个已故经济学家的俘虏。在空中 听取灵感的当权的狂人,他们的狂乱想法不过是从若干年前学术界拙劣作家的作品中提炼出来的。我确 信,和思想的逐渐侵蚀相比,既得利益的力量被过分夸大了……不论早晚,不论好坏,危险的东西不是 既得利益,而是思想。" 凯恩斯无疑说得对。事实上,当下许多热点经济问题,在前人的著述中几乎都能找到影子。例如,特朗 普政府推动制造业回流、征收关税的政策构想,在很大程度上可追溯至德国历史学派,乃至更早的《汉 密尔顿关于制造业的报告》。而广受关注的AI取代人类劳动力的问题,也可被视作李嘉图和马克思讨 论的"机器替代工人"问题的现代版本。从这个角度看,了解经济思想史,有助于提升经济认知,增强对 现实经济与政策的分析能力,颇具裨益。 然而,当我们真正翻开一本经济思想史的著作时,往往会发现它对读者并不那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