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品牌价值评估体系
icon
Search documents
品牌的敌人,从来都不是大促
虎嗅APP· 2025-08-23 13:30
光是想一想,这样的工程就足够诱人。 然而,要真正实现这一体系,并不容易。它需要极其庞大的消费数据沉淀,这在以往的线下零售时代 几乎不可想象。 过去,经济学界衡量消费主要依赖两类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消费者价格指数 (CPI) 。前 者揭示消费规模的增长,后者刻画价格的变化,但它们都无法回答"消费者到底买得更好,还是更 假设有这样一项"超级工程":它能为中国市场上每天销售的每一件商品,按照品牌与品质自动打分, 并且实时记录,比如手机行业,苹果 iPhone 算 100 分,华为 95 分,荣耀 90 分,而某些山寨手机 可能只有 50 分。 接下来,再把全国亿万消费者每个季度购买的所有手机的分数汇总,算一个"平均分"——这"平均 分"就是一个消费品质指数。它能清晰地告诉我们:过去一段时间,中国人买的手机整体是越来越高 分、越来越多优质品牌,还是更偏向低分、低价的产品。 如果把这个办法推广到所有行业,比如服饰、家电、日用品、食品、酒水,把所有消费行为的"平均 分"都算出来,我们就能得到一个覆盖全行业的消费品质指数。它能回答很多关键问题: 中国消费者整体是在消费升级,还是在被低价竞争"拉低"品质? 哪些地区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