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语言技术
icon
Search documents
哈工大(深圳)特聘校长助理、计算与智能研究院院长张民: AI与多语言技术助力文化传播
Shen Zhen Shang Bao· 2025-05-27 20:00
【深圳商报讯】(记者袁静娴刘欣怡)"我从来没想到过,目前人工智能在机器翻译领域已经达到这样 好的效果。随着技术的进步,如果单给一份翻译成果,我们往往很难辨别这是由机器翻译还是人工翻 译。"5月27日,在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论坛上,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特聘校长助理、计算与智能研 究院院长张民对人工智能与多语言技术的发展速度表示了惊叹。 张民认为,多语言技术(特别是机器翻译)成了突破文化传播障碍的重要技术手段。在他看来,机器翻 译从统计方法发展到神经网络,如今正迈入大模型时代,以强化上下文理解实现零样本翻译,推动着翻 译走向通用化。 未来,中华文化传播在多语言智能系统的加持下,将不再仅仅关注"翻译是否准确",而是聚焦"能否触 达文化意蕴",这要求技术体系具备情感识别能力、语义推理能力和文化迁移能力。 张民所在的哈工大,40年长期坚持机器翻译研究,突破知识匮乏、知识建模、知识迁移等难题。在张民 负责的深圳校区计算与智能研究院团队,40余位中青年学者聚焦大模型计算智能与安全技术开展研究, 自主研发了"立知"系列多语言大模型。据介绍,"立知"是国内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模型之一,获 得工信部和国家网信办认证,并在多个 ...
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论坛探讨AI赋能文化发展与创新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5-27 14: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文华作题为"AIGC赋能艺术创作的思考"的演讲。他提出,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恰当 使用AIGC(利用人工智能自动生成内容的技术),可有效赋能各环节,实现提质、生成、增效、降本的 作用。尽管AIGC发展在价值观、创作伦理、算力、数据、成本等多方面都面临着巨大挑战,但AIGC未 来可能快速形成颠覆性生产能力,需要各界密切关注,把握这一轮次技术发展为艺术创作带来的全新机 遇。 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论坛圆桌对话。论坛主办方供图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特聘校长助理、计算与智能研究院院长张民在题为《语言智能赋能文化传播》的 演讲中提到,从翻译工具到文化桥梁,多语言技术正在重新定义文化传播的可能性。它不仅是理解中国 的钥匙,更是推动世界文化多样性共生与互鉴的基石。 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以"数字敦煌"品牌建设为例,分享新技术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打造新平台的经 验。据介绍,截至2024年,敦煌研究院已形成超400TB数字资源,建成840TB分布式存储系统与高效数 字资产管理平台,树立了世界文化遗产存储管理新典范。其推出的全球首个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 ——"数字藏经洞",通过沉浸式体验促进敦煌文化的全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