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圆地方
icon
Search documents
和田玉描金项链:温润与华贵的优雅融合
Sou Hu Cai Jing· 2025-07-02 03:40
# 和田玉描金项链:温润与华贵的优雅融合 在琳琅满目的珠宝饰品世界中,和田玉描金项链宛如一颗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魅力,将和田玉的温润 内敛与描金工艺的华贵绚丽完美融合,展现出无与伦比的东方神韵,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 值。 ## 一、和田玉:玉中瑰宝的千年传奇 和田玉,作为中国四大名玉之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早在新石器时代,和田玉就已被 人们所认知和使用,历经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 从材质上看,和田玉质地细腻温润,光泽柔和内敛。图中项链所采用的和田玉,色泽淡雅,给人一种宁 静、祥和之感。它的矿物组成主要为透闪石,这种独特的矿物结构赋予了和田玉坚韧的质地,使其在雕 琢过程中能够展现出细腻的线条和精美的造型。 在古代,和田玉被视为祥瑞之物,象征着纯洁、美好、尊贵和吉祥。帝王将相以佩戴和田玉彰显身份地 位,文人雅士以玉比德,追求高尚的品德和情操。和田玉不仅是一种珍贵的饰品材料,更是承载着中华 民族传统价值观和审美情趣的文化符号。 ## 二、描金工艺:点缀出的华贵光芒 ## 三、项链的设计美学 和田玉描金项链的设计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美学理念。从整体造型来看,玉珠串成 ...
跨越五千年 从这里看见“礼仪之邦”的文化自信
Yang Shi Wang· 2025-06-26 23:43
牛河梁遗址考古发掘领队贾笑冰称:"又新出土了很多新的证据,把红山文化的整个精神信仰、祭祀礼 仪,形成了一个相对来说完整的体系。" 在牛河梁遗址群第二地点发现的三重圆坛,据研究与红山人祭天的行为相关。 郭明称:"这三重的圆坛体现了正好是一个数理上三个圆和两个方的这样一个关系,体现了古人天圆地 方的宇宙观,这是中国人天圆地方理念开始的这样一个时期。" 位于辽宁省朝阳市的牛河梁遗址是红山文化最重要的遗址,经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确证为古国时代第 一阶段的代表。近日,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考古队和辽宁省文物局联合发布了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最新考 古发现和研究成果。进一步证实了作为红山文化礼仪中心的牛河梁遗址,早在五千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了 较为系统的祭祀礼仪体系。 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下属的建平县和凌源市交界处,距今约5800—5000年,保护区范围近60平 方公里,目前确认的遗址点数量51处,是红山文化已知规模最大、由多个遗址点构成的遗址群。在近年 来的发掘工作中,考古人员在牛河梁遗址第一地点台基建筑群上多处遗存中发现了不同的焚烧物,以及 埋有器物的祭祀坑。这与后世文献中记载的燎祭和祼礼等现象相类似。 牛河梁遗址田野考古项 ...
文化中国行|跨越五千年 从这里看见“礼仪之邦”的文化自信
Yang Shi Wang· 2025-06-23 07:09
央视网消息:位于辽宁省朝阳市的牛河梁遗址是红山文化最重要的遗址,经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确证为古国时代第一阶段的代表。近 日,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考古队和辽宁省文物局联合发布了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最新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进一步证实了作为红山文化礼仪中心 的牛河梁遗址,早在五千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祭祀礼仪体系。 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下属的建平县和凌源市交界处,距今约5800—5000年,保护区范围近60平方公里,目前确认的遗址点数量51 处,是红山文化已知规模最大、由多个遗址点构成的遗址群。在近年来的发掘工作中,考古人员在牛河梁遗址第一地点台基建筑群上多处遗存 中发现了不同的焚烧物,以及埋有器物的祭祀坑。这与后世文献中记载的燎祭和祼礼等现象相类似。 牛河梁遗址田野考古项目执行领队郭明称:"燎祭和祼礼是文献记载里面关于祭天和祭祖的这样一个行为。我们在火烧的这堆遗迹里面还 发现了果核和残的玉料这类东西,非常有可能是和祭天的行为有关。另外一种,我们发现了一组陶器的组合,这个陶器的组合则非常有可能和 文献记载的祼礼比较相类似。" 牛河梁遗址考古发掘领队贾笑冰称:"又新出土了很多新的证据,把红山文化的整个精神信仰、 ...
《国宝美鉴》第三集:授时历法 探寻时间之尺
新华网财经· 2025-06-20 02:47
在元朝,以许衡、王恂、郭守敬等学者为首,开展了全国性天文测量——"四海测验"。东起高丽、西至 滇池、南逾朱崖、北尽铁勒的广阔地域,测量队伍奔赴27个地点进行天文观测,获取大量珍贵数据,为 新历法的制定筑牢根基。 编者按:在岁月深处,古人用智慧与敬畏,探寻着时间的奥秘。浑仪革新与《授时历》问世,见证着中 国古代天文学从象数推衍到数学建模的重大转变。 6月16日,由新华网、贵州茅台联合策划推出的大型文化专题节目《国宝美鉴》正式上线热播。节目共 十五集,从五个维度解码国宝背后的文化密码。 《国宝美鉴》第三集以"授时历法"为主题,聚焦浑仪革新与《授时历》问世,一同回溯古人精密测算、 把握时间的历史变迁。 从最初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依据星辰变化划分四季更迭,人类对时间的探索从未停止。随着农耕 文明的发展,仅依靠简单的自然现象观测已无法满足需求,社会生产生活需要更加精准的历法指导。 古人以简仪测天,分毫不差;今人顺天应时,心怀敬畏。顺天者,探索宇宙之广;守历者,守护生活之 序;敬自然者,尊崇万物规律。就如同茅台酒的酿造,需顺应自然节律,以匠心工艺把控每个环节。敬 畏自然馈赠,方得传世佳酿。 来源:新华网 关注" 新华 ...
为什么古代铜钱大多是孔方兄
Bei Jing Qing Nian Bao· 2025-05-21 01:29
Group 1 - The term "Kong Fang Xiong" refers to ancient Chinese coins, which were predominantly round with a square hole in the center, symbolizing a unique physical phenomenon of "outer circle and inner square" [1] - The popularity of the square hole coins began after the unification of currency by Qin Shi Huang in 221 BC, continuing until the late Qing Dynasty in 1900, showcasing a tradition that lasted over two millennia [1] - Various shapes of coins existed historically, including knife-shaped and key-shaped coins, but the round and square design became the standard [1] Group 2 - The choice of the "outer circle and inner square" design was influenced by multiple factors, including casting technology, where coins were cast in molds and then smoothed to ensure uniformity and safety during handling [2] - The round shape of coins minimizes wear and tear, making them easier to carry and less likely to be damaged, while the square hole allows for convenient counting and storage [2] - The design also reflects ancient Chinese cosmology, symbolizing the unity of heaven and earth, with the round shape representing the emperor's authority over the land [3] Group 3 - The round shape signifies flexibility and adaptability, while the square shape represents integrity and principle, aligning with Confucian ideals of "soft on the outside, firm on the insid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