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托育专业人才培养
icon
Search documents
高校里的“带娃”人才是如何炼成的?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10-22 09:33
10月22日,记者在山东女子学院婴幼儿保育学课堂上看到,40名"萌新"三五成组,围坐在一起动手拼接 人体模型,在互动交流中学习了解人体基本结构和生理特点。他们以高素质托育人才为锚点,在本科阶 段接受系统化、专业化的培养。 学生们在婴幼儿保育学课堂上拼接人体模型。赵晓 摄 "现代家庭对托育服务的需求,已从有人看护升级为'专业照顾+科学养育'。社会迫切需要既懂保教护 理、又懂早期教育,还能进行有效指导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婴幼儿发展与健 康管理教研室主任姬彦红对记者表示,新专业的成立旨在填补这一人才缺口。 调查数据印证了这一需求的迫切性:当前,中国3岁以下婴幼儿人数约3000万,超三成婴幼儿家庭有托 育需求。在人口大省山东,0-3岁婴幼儿约有200万名,现有托位40万个左右,从业人员缺口约达6万 人。 基于多年来在学前教育、早期教育领域的深厚积淀,山东女子学院在优势学科基础上拓展深化,将学校 特色与社会需求、行业趋势精准对接,成功获批并开设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 中新网济南10月22日电 题:高校里的"带娃"人才是如何炼成的? 记者 赵晓 王峰 "今年舅舅家新添了一个小弟弟,我放假常过去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