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认知

Search documents
Z世代“炒股心经”:一边感受红绿波动,一边整理“生存手册”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7-08 07:39
当同龄人在朋友圈晒基金收益时,大学生小曾的股票账户单月亏损达到8万元,账户收益率从58%跌至-59%。在所持个股的连续跌停中,小曾第一次读出K 线图背后的残酷法则。 近两年来,在政策助力与行情推动下,新股民蜂拥开户,"跑步"入市。很多95后、00后的Z世代年轻人,成为入新股民。 他们当中,除了小曾,还有在证券公司实习时初涉股市的冉冉,有从自诩"华尔街之狼"到回归学术的小李,有从莽撞交易到寻求在不确定中锚定自己的李 岩…… 就"Z世代股票投资与市场认知"的话题,我们在95后、00后的投资者之间开展问卷调查。回收的286份有效问卷显示,有72%的年轻人接触股票投资仅有一年 左右的时间。 平安证券与胡润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5中国金融市场投资者洞见白皮书显示,Z世代投资者大量涌入,使得投资者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30岁以下的投资者 的占比达到30%,比2024年9月24日之前翻了倍。 "Z世代"不再是金融市场的"局外人"。这些怀揣零花钱试水、在社交平台获取资讯的年轻投资者,带着"赚第一桶金"的梦闯入市场,却在宏观微观突变、个 股陷阱和行情震动中体味欣喜、焦虑、幻灭、顿悟、蜕变……用真金白银换来一堂堂投资认知课。 从过 ...
全职投资 VS 回职场兼职投资
集思录· 2025-06-13 11:36
去年5月底离开工作了17年的外企,拿大礼包走人,然后顺势开启全职投资模式。本人985本 硕,本金800w,且已有近20年的股票投资经验。 去年9月份得知一同时离职的老同事入职了一家国企,我跟那家公司聊过后对方给了offer,薪 资总额是之前外企的65%左右,当时觉得工资降幅太大,就没立刻去入职。 近一年全职投资下来,日子确实自由、清闲,但与人接触少偶尔也会无聊。之前是中长线投 资,全职有更多的时间研究新的投资工具,但目前感觉也没有显著提升投资业绩,估计全职 投资后也就提升年投资业绩2-4%。 目前投资A股、港股和美股,境外账户年化有11%左 右,A股投资业绩差一些,因多账户没仔细统计,估计年化在5-10%左右。 近一年在网上看到很多IT同行失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自己手拿一个年包70w的工作机会, 还不肯去上班,感觉有点作。另外今年已44岁,高龄人员找工作确实不易,如果近期去那家 国企入职应该还有机会,再过半年后这个工作机会还在不在就难说了,错过这个机会,以后 想再回职场可能就难了。另外我爱人在国企上班,她虽没反对我全职投资,但偶尔也会有点 怨言,她觉得投资收入没工作稳定。坐标上海,家有两娃,两套两房,总市值 ...
全职投资 VS 回职场兼职投资
集思录· 2025-06-13 11:36
去年5月底离开工作了17年的外企,拿大礼包走人,然后顺势开启全职投资模式。本人985本 硕,本金800w,且已有近20年的股票投资经验。 去年9月份得知一同时离职的老同事入职了一家国企,我跟那家公司聊过后对方给了offer,薪 资总额是之前外企的65%左右,当时觉得工资降幅太大,就没立刻去入职。 近一年全职投资下来,日子确实自由、清闲,但与人接触少偶尔也会无聊。之前是中长线投 资,全职有更多的时间研究新的投资工具,但目前感觉也没有显著提升投资业绩,估计全职 投资后也就提升年投资业绩2-4%。 目前投资A股、港股和美股,境外账户年化有11%左 右,A股投资业绩差一些,因多账户没仔细统计,估计年化在5-10%左右。 近一年在网上看到很多IT同行失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自己手拿一个年包70w的工作机会, 还不肯去上班,感觉有点作。另外今年已44岁,高龄人员找工作确实不易,如果近期去那家 国企入职应该还有机会,再过半年后这个工作机会还在不在就难说了,错过这个机会,以后 想再回职场可能就难了。另外我爱人在国企上班,她虽没反对我全职投资,但偶尔也会有点 怨言,她觉得投资收入没工作稳定。坐标上海,家有两娃,两套两房,总市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