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抗日英雄
icon
Search documents
抗日英雄谱丨缴获枪支可装备一个排!他在枪林弹雨中拼杀120余次
抗战期间,在胶东战场上有这样一位抗战英雄。他入伍4年,身经百战;抢救战友,不畏艰险;与敌拼搏,坚守阵地,打出了八路军的威风,他的名字叫任 常伦。今天的《抗日英雄谱》,一起走进"一等战斗英雄"任常伦的抗战故事。 "我们没有子弹有刺刀,人在阵地在!"这是81年前,在海阳长沙堡战斗中,面对10倍于我军的敌人,任常伦对战友发出的呐喊。当时,他身上已多处负伤, 肩膀上还留着弹片。手榴弹和子弹都没了,为了给增援部队争取时间,他毅然决然拿起仅剩的刺刀,带头跃出战壕。 任常伦,1921年出生于山东省黄县,也就是现在的龙口市孙胡庄的一个贫苦家庭,父母早亡的他被叔父收养,是在村子里吃百家饭长大的。 1938年,日寇 的铁蹄踏进胶东半岛,17岁的任常伦加入了胶东抗日自卫团。1940年8月,他参加了八路军,不久后,他就凭借过人的身体素质,从日军手里缴获了战斗生 涯中的第一支枪。 战斗异常激烈,任常伦和全排32名战士奉命抢占制高点,连续打退了日军4次冲锋,他们的子弹和手榴弹都用完了,任常伦就带头端起刺刀跃出战壕,与数 倍于己的敌人展开了白刃战。 在连续刺死5个日军后,任常伦不幸负伤,因伤势过重壮烈牺牲,年仅23岁。 龙口市常伦庄村民、 ...
抗日英雄谱丨虎将叶成焕24岁血洒太行山 生前最后一问:部队呢?
1937年,23岁的叶成焕任八路军第129师386旅772团团长。772团初上太行山,就在叶成焕的指挥下,接连打了长生口、七亘村、黄岩底等几个漂亮仗。 1938年4月18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专程从八路军总部赶到山西省榆社县郝北村,与刘伯承、邓小平、徐向前等129师首长一起为一位烈士送行,这位烈士就 是八路军第129师386旅772团团长叶成焕。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这位为民族抗战而血洒疆场的抗日虎将。 "这次战斗是一场硬仗,我不放心,你就让我打完这一仗再休息"。这是1938年4月,叶成焕参加他人生最后一场战斗前所说的话,当时他已身患肺病、经常 吐血,这一仗,他英勇牺牲,长眠在太行山上。 叶成焕,1914年10月出生于今河南省新县。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山西省平定县党史研究室原主任 刘春生:叶成焕这个人,他的军事指挥才能,当时在军中称他为一名虎将,129师就流传着说"没有打不胜的仗,772团", 是129师的老虎团,攻如猛虎,守如泰山,百战百胜。 七亘村位于山西省平定县。1937年10月,日寇第二十师团来到平定,企图攻打太原。叶成焕分析,七亘村是日军的必经之地,而这个山谷又将是日军的唯一 行进道路。 10 ...
赵一曼:舍家卫国的巾帼英雄(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Ren Min Ri Bao· 2025-06-25 22:41
分开前,她抱着儿子照了一张合影,寄给了丈夫。谁料,竟成永别! 九一八事变后,她化名"赵一曼",受党组织派遣奔赴东北,在沈阳、哈尔滨领导抗日斗争。先后任满洲 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部长和哈尔滨总工会代理书记。 赵一曼像(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初夏时节,记者来到成都市金牛区一处普通民居,这是赵一曼烈士孙女陈红的家。她珍藏着一幅根据照 片绘制的油画,画中赵一曼怀抱儿子"宁儿",神情坚毅。 "拍摄照片后她就离开了,我父亲再也没见到他的妈妈。"陈红触摸着画面,将时空拉回到那生离死别的 瞬间。 赵一曼,本名李坤泰,1905年出生于四川宜宾。大姐夫郑佑之烈士,为中国共产党川南党组织的创建 人,二姐李坤杰、二姐夫萧简青、四姐李坤能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员。在他们的引路下,李坤泰1926 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武汉分校)、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在莫斯科,她化名李一超,与同学陈达邦相爱结婚。甜蜜还来不及品味,怀着身孕的她奉命回国,在湖 北、上海、江西等地从事地下工作。1929年,她在宜昌生下儿子。孩子仅一岁多,她和姑妹陈琮英就将 儿子寄养在五哥陈岳云家,义无反顾地全身心投入革命。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 ...
吉鸿昌:“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大”(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Ren Min Ri Bao· 2025-06-23 22:10
吉鸿昌像。 吉鸿昌将军纪念馆供图 河南周口扶沟县鸿昌大道东段,吉鸿昌将军纪念馆宏伟肃穆,一座7米多高的铜像矗立在馆前的广场 ——抗日名将吉鸿昌身穿戎装、目光如炬。 "有贼无我,有我无贼。非贼杀我,即我杀贼。半壁河山,业经改色。是好男儿,舍身报国。"纪念馆 内,讲解员张婧向观众介绍吉鸿昌出征前的动员讲话。 1933年5月,在中共北方组织的领导与帮助下,以冯玉祥为总司令的抗日武装"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 军"在张家口建立。吉鸿昌任第2军军长、北路军前敌总指挥兼察哈尔警备司令,率部进攻察北日伪军。 在纪念馆"浴血奋战 收复河山"展厅,展示柜里陈列着抗日战争时期的军旗、军衣、军帽、臂章等珍贵 实物。穿越历史长河,它们向参观者诉说着英雄情怀。 1934年,吉鸿昌参与组织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被推为主任委员,秘密印刷《民族战旗》报,宣传 抗日。当年11月9日,吉鸿昌在天津法租界被军统特务暗杀受伤,遭逮捕并引渡到北平军分会。 面对敌人的迫害逼供,吉鸿昌大义凛然地说:"我能够加入革命的队伍,能够成为共产党的一员,能够 为我们党的主义,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这正是我毕生的最大光荣。""我为抗日而死,死得光明正 大!"1934年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