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缩微
Search documents
方寸胶片 存续悠长文脉(文化中国行·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Ren Min Ri Bao· 2025-07-29 23:03
展厅里的胶片数字化扫描仪。 以上图片均为本报记者张武军摄 核心阅读 展览展出的敦煌遗书缩微胶卷。 巴掌大的胶卷里,"藏"着一本数百页的书,阅览胶卷甚至能清晰看到纸张的磨损程度——这是缩微技 术,将各类纸本文献、数字资源拍摄成缩微胶片,在转化文献时不用触动珍贵原件。我国文献缩微事业 已经走过40年,截至目前,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及成员单位累计拍摄各类文献近20万种、8000 余万拍,在时光长卷上传承文脉。 轻点前进键,缩微阅读器上的胶片转动起来,显示屏上,明代典籍《本草品汇精要》一页页呈现。近 日,由国家图书馆主办、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承办的"方寸真微集万象 寿越千年存古今——中 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事业四十年"展览在国家图书馆开幕。许多观众路过互动体验区,都会坐下来,阅读 胶片上的古籍。 将各类纸本文献、数字资源拍摄成缩微胶片,这就是缩微技术。 我国文献缩微事业已经走过40年,截至目前,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及成员单位累计拍摄古籍善 本、民国文献、少数民族珍贵文献等各类文献近20万种、8000余万拍,其中包括敦煌遗书、《永乐大 典》等多部珍贵典籍。 巴掌大的胶卷里,"藏"着数百页的书 全国图书馆文 ...
凝方寸之影 传千古文脉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07-13 22:20
工作人员正在对文献进行缩微拍摄。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胶片组卷。 国家图书馆库房保存的缩微胶片。 "我们希望通过这场展览,让大家认识缩微技术。"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军表示,缩微技术相当于用物理 方式完美复制每一页古籍,可谓实现从纸张到胶片的"时空穿越"。 对于文献的长期保存,缩微技术是目前国际公认最为有效的手段。作为一种高度安全的文献保存方式, 缩微胶片具备保存周期长、再现精度高等优势。通过将各类纸本文献和数字资源拍摄成缩微胶片,可以 确保文献的存藏安全和使用便利,就像是搭建了一座"人类文明火种库"。 "进入信息时代,缩微胶片仍有其不可取代的优势。它能保证信息安全存储,不受电磁辐射和网络攻击 等影响。缩微胶片能够真实反映文件原貌,具有不可更改性,所以它还具有法律效力。"缩微中心副主 任张阳介绍。 目前,缩微拍摄主要有两条技术路线,分别是传统拍摄和数转模拍摄。传统拍摄先将纸本文献转化为缩 微胶片,再用数字化手段将其转化为数字资源;数转模拍摄则是通过数转模技术将现有的数字资源直接 转化为缩微胶片。"无论是哪条技术路线,最终获得的数据资料都将为读者提供阅览服务,缩微胶片也 会得以长期保存。"张阳说。 展出的缩微胶片。 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