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人技术发展
icon
Search documents
怎么看机器人“买家秀”与“卖家秀”之争?
或许主要还是着眼于经济和安全两个角度。改装车的成本远比量产车要高。目前市场上的人形机器人产 品,基础版也要近10万元人民币,可供用户二次开发的版本则价格更高,而厂商自己千锤百炼打磨出 的"视频主角",恐怕更是带着商业机密的宝贝,概不出售。据消费者反馈,除了一次性购买机器外,对 机器人动作的"付费升级",也是不少厂商的收入来源。另一方面,在算法尚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如果 贸然提供给消费者,万一机器人"回旋踢"出了事故该咋办? 所以,厂商的视频标定了机器人产品的上限,告诉我们今天的技术条件下,人形机器人可以达到什么水 平;而消费者手里买到的机器人,则划出了产品的下限,告诉我们今天的机器人量产产品至少会稳定在 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从上限到下限,就是一项新技术从实验室到消费者的距离,是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尽快缩小这两条线的差距,就是行业要努力推动的事情。 对于厂商来说,展示技术成果,本身无可厚非。就像汽车厂商发布概念车,手机厂商展示折叠屏样机, 这些"技术秀"既是对未来的展望,也是吸引资金投入的必要手段。 在互联网上,有两类人形机器人的视频特别火。一类是机器人厂商发布的视频。视频中,机器人跳街 舞、打太极、回旋踢,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