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村企联建
icon
Search documents
南京六合马鞍街道谱写集体经济发展新篇章
Yang Zi Wan Bao Wang· 2025-11-24 11:45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答题",更是实现共同富裕 的"强引擎"。近年来,南京六合区马鞍街道党工委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第一抓手",聚焦"强村"与"富 民"双重目标,以盘活资源为基础、以多元发展赋能、以精准施策护航,全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驶入提 质增效的"快车道"。 引导村集体从传统管理向现代服务转型,通过提供物业、管护、协调等专业化服务实现稳定收益,这是 街道推动集体经济发展的又一创新实践。大营村主动承接鹭岛小区网格管理、公共区域保洁及滁河泵站 涵闸管护等服务,年收入超300万元,成为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支柱。黄岗村成立农业公司,积极拓展物 业管理和农产品销售业务,预计全年经营性收入达520万元;并通过参与"强村带弱村"联建项目,共建 水芹仓储分拣中心,持续拓宽增收渠道。郭营村在宁淮城际、北沿江高铁等重大项目建设中,主动提供 用地协调与应急保障服务,累计获得服务性收入超200万元,实现了村集体与重点项目共建共赢。 机制创新,以"党建引领"促"持续发展" 街道通过政策赋能、项目引领和机制建设,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持续动力。勤丰村建立"书记领 办、分工负责"工作机制,成功推动10 ...
活力中国调研行•走进吉林丨41栋民宿撬动240万客流 解码边境小村的增收秘诀
Sou Hu Cai Jing· 2025-08-06 07:11
■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胡畔 图们江如一条银色丝带蜿蜒向前,俄朝铁路大桥如钢铁巨龙横卧在江面,站在吉林省珲春市龙虎阁眺望台上,北京游客李阳的镜头里,中俄朝三国疆界在 晨光中逐渐清晰。而在离龙虎阁10公里外的日本海,一群海鸥扑棱着翅膀盘旋而起,陆续飞往最近的"东方第一村"——防川村,在这里,会有中外游客过 来投喂它们。 "十年前,这里只有界碑孤零零地立着,如今,连水景墙上的陶罐都成了网红打卡点。"防川村稳边固边专干田婕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这个曾因"雁鸣 闻三国,虎啸撼三疆"而闻名的边境村,如今正用年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村民人均收入7万元的实绩,书写着对外开放的鲜活注脚。 这个"一眼望三国"的边境村里究竟藏着哪些增收秘诀?近日,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跟随中宣部组织的"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团来到了珲春市防川村,一 探究竟。 01 "沉睡"资源觉醒 当金万革掀开老村长民宿的铸铁锅盖,蒸腾的热气裹着江鱼香气漫过朝鲜族矮脚桌,灶坑里的柴火噼啪作响,这位曾经的渔民如今守着两间民宿,每年收 入就有8万元。"过去捕鱼要看天吃饭,现在客人的预订排到了3个月以后。"他擦拭着窗棂上的"美丽庭院"标牌说道。 编者按 盛夏时节,黑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