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族表演体系
icon
Search documents
探索中华美学的化用之妙(新语)
Ren Min Ri Bao· 2025-08-06 23:03
越剧《我的大观园》火爆出圈,带动文旅消费热潮,这一现象引发业界深入思考:如何将蕴含于戏曲宝 库中的深邃智慧与独特美学进行创造性转化,运用于话剧、影视等当代艺术创作,进而拓展民族表演体 系的新境界? (责编:白宇、卫嘉) 戏曲以简驭繁、虚实相生的空间营造智慧,尤其值得化用。传统舞台常空空如也,却凭借演员的"圆 场""趟马"等表演,在观众心中幻化出万水千山。话剧《中国梦》中竹排场景的演绎,就深得传统戏曲 神韵。演员以身体律动模拟江流起伏,两颗年轻的心灵在颠簸中悄然靠近,舞台留白尽显东方诗意。在 舞台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重拾这份以表演创造时空的自由,恰是对艺术本真的回归。 得其意而忘其形,汲其神而塑我魂——对戏曲美学的化用,是以当代之思叩问传统之门,在似与不似间 寻求民族神韵的时代表达。这并非对古老艺术形式的简单复制,而是让中华审美基因在时代舞台上焕发 新生,在守正创新中为中国戏剧表演艺术开辟更为广阔的天地。 (作者为中央戏剧学院实践教学中心教师)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07日 13 版) 我国传统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其独特的审美与人物塑造的智慧,为中国戏剧表演体系的民族化探索提供 了源头活水。在当代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