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信托

Search documents
中国最大饮料公司为什么不上市?
Sou Hu Cai Jing· 2025-07-15 06:35
中国最大的饮料公司为什么不上市,现在情况已经很明了了。因为在海外有私生子,而且在海外还有控股架构。如果上市的话,这些东西都是要披露的。公 司一旦上市,创始人还有高管的这些个人信息都是要披露的,而且关键还有他们背后的控股架构也是要披露出来的。 所以你看为什么不上市,不差钱根本就不是主要的原因。主要原因就是一旦上市,这个海外控股架构披露出来,那么民族企业家的这个个人形象就会瞬间崩 塌。 还有,这家公司当年是怎么来的,那可不是他个人创办的。如果是个人创办的,你爱咋咋地,就像潘石屹一样,把资产都卖掉然后去到美国,只要合理合 法,那也拿你没什么办法。但是,这个公司里面国有占了大股,个人还有员工持股平台,基本上是三权分立的局面。 所以大家明白了吧,富人说的话,连个标点符号都不要相信。 要知道,这个公司旗下的股份结构是相当复杂的。如果自己去查一下,去天眼查一下,就会发现,光是那家什么什么集团公司,那家公司可不是他的主体。 他旗下的业务都分由不同的公司来控股,非常混乱。一个产品可能就对应一个公司,几百家公司形成纵横的控股结构,追溯到上面的话,是一家海外的公 司。 人家早就用海外信托来控制内地的一切,然后把私生子放在美国,让他 ...
4143万家族信托被法院击穿,富人最后的避风港塌了?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7-14 17:35
财策研习社 . 一个聚焦财富管理的高质知识自媒体。财富不止关乎钱财那点事儿,最重要的还是眼界。君子爱"才",取之"财策研习社"就对了! 作者 | 财策君 来源 | 财策研习社 以下文章来源于财策研习社 ,作者财策君 导 语: 裁定书中提及的"委托第三方保理的家族信托基金"大概率不属于标准国内信托公司担任受托人的家族信托,而是以私募基金为底层的 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或者以应收账款保理为底层资产的"其他类私募基金",其本身就不具备任何风险隔离功能。 近期,一则境内家族信托被法院判定"无效"的新闻引发财富管理圈震动,而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法院的一份执行裁定书更是将家族信托推上风口浪 尖。 裁定书显示,法院直接扣划被执行人崔某名下价值4143万元的"家族信托基金"用于执行退赔,部分市场人士将其解读为"家族信托被击穿" ,进而引 发了业内对信托资产保护功能的广泛讨论。 一时间,"境内信托不安全""海外信托才是终极解决方案"的论调甚嚣尘上。 然而,当我们拨开舆论迷雾,回望全球信托市场的经典案例会发现:无论是境内还是海外,信托被击穿、失效或陷入纠纷的情况从未绝迹。 张兰家族信托被击穿、默多克家族信托的多次调整、甚至某些离岸信托因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