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渔业资源保护

Search documents
31天航程超17500海里 中国海警完成北太平洋公海第10次巡航
Yang Shi Xin Wen Ke Hu Duan· 2025-10-10 08:15
专家表示,我国作为海洋渔业大国和《北太平洋公海渔业资源养护和管理公约》成员国,中国海警派舰艇赴北太平洋开展渔业执法巡航,对我国参与全球海 洋治理、保护公海渔业资源具有重要意义。自参与北太平洋公海渔业执法以来,中国海警以专业高效的行动,为推动全球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有力贡 献。 杨霄:我们坚持在国际水域履行国际义务,开展海洋执法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提升了自己的执法能力,也建立了国际合作的渠道平台,通过这些活动向 国际社会展现了我们在远洋执法的能力。 今天(10月10日)上午,中国海警海门舰和洋山舰组成的舰艇编队圆满完成2025年北太平洋公海渔业执法巡航任务,顺利返港。这是中国海警在北太平洋公 海开展的第10次巡航。此次巡航历时31天,航程17500余海里,航时1409小时。 巡航期间,舰艇编队根据联合国大会相关决议和《北太平洋公海渔业资源养护和管理公约》有关规定,加大公海渔业法律法规和养护管理措施宣传,加强作 业渔船巡查监管,做好北太渔委会注册渔船信息核对。共观察记录各国渔船69艘,登临检查10艘,有效履行了国际公约义务,维护了北太平洋渔业生产秩 序。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海洋问题专家杨霄:这些活动其实 ...
“十三五”以来 浙江放流海洋水生生物苗种超300亿单位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9-29 13:24
"十三五"以来 浙江放流海洋水生生物苗种超300亿单位 "我们在近岸海域设立大戢洋、岱衢洋等10个产卵场保护区,以及象山港蓝点马鲛鱼、东海带鱼等国家 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加强重要渔业环境和重要经济鱼类的资源保护。"张立军说。 据悉,浙江持续推进以资源修复型人工鱼礁为重点的海洋牧场建设,2016年以来,共建设国家级海洋牧 场15个,投放人工鱼礁礁体达到150万空方。同时,该省还以优化渔业资源种群结构和丰富水生生物多 样性为目标,科学指导增殖放流,在近岸海域开展大黄鱼、鲷类、海蜇等经济物种的放流,助力海洋渔 业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万可义 中新网杭州9月29日电 (钱晨菲 吴怡欣)9月29日,浙江生态警务建设新闻发布会在杭州召开。记者从会 上获悉,"十三五"以来,浙江省放流各类海洋水生生物苗种超300亿单位,为浙江渔场资源修复振兴奠 定基础。 浙江省是海洋渔业大省,历来高度重视海洋渔业资源养护。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副厅长张立军介绍, 近年来,浙江坚持系统治理、分类施策,持续加强渔业资源养护和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推进海洋渔业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新闻发布会现场。浙江省公安厅 供图 浙 ...
【经济日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将首次在中国举办
Jing Ji Ri Bao· 2025-09-23 03:18
国新办16日举行发布会介绍科技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及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有关情况。中国 科学院副院长何宏平介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将于9月22日至25日在杭州 举办。这是10年一届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首次在亚洲举办,也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参与范 围最广的一届盛会。 自然保护地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国家林草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司长袁继明介绍,近年来,我国 持续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将更多优质生态空间纳入自然保护地范围,解决了过去自然保护地生态 系统分割、野生动物栖息地破碎等问题。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肖放说,近年来,我国在渔业发展上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生产 与生态同行",海洋渔业资源衰退的势头得到遏制,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种类和数量在慢慢回升,2021年 至2024年,长江流域累计监测到土著鱼类344种,比禁渔期前增加36种。 目前,我国共有34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数量居亚洲首位。何宏平表示,在"两山"理念提出20年之 际,中国将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为契机,汇聚全球生态治理智慧,进一步深化国际科技合 作,聚焦关键技术攻关,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成果和经验,为共建地球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