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清朗·整治AI技术滥用
icon
Search documents
“仅退款”新骗术:AI造假成“薅羊毛”利器
Xin Hua Wang· 2025-08-15 06:36
近日,有电商平台商家在社交媒体上反映,个别消费者利用AI工具生成虚假的商品瑕疵图片,要求商家"仅退款"。 "还好截屏快,AI的水印还没去掉就水灵灵地发过来了。"电商客服可可(化名)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的工作遭遇。 2025年6月25日,网友在社交媒体分享收到的售后图片。(图片来源:网络) 这类情况并非个例。许多商家也遇到类似问题,消费者提供的视频上突然出现两只"右手";水果上出现明显伪造的霉斑…… 张毅说:"这种行为增加了商家的审核和经营成本,许多商家只好选择直接退货或赔付,而举证维权的难度也随之加大。长 期来看,这将影响平台的管理成本、运营成本以及信用机制。对电商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构成挑战。" 如何解决? 今年以来,国家层面已就AI滥用现象出台了相关办法。3月,四部门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 称《标识办法》)。《标识办法》强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恶意删除、篡改、伪造、隐匿本办法规定的生成合成内容标识,不 得为他人实施上述恶意行为提供工具或者服务,不得通过不正当标识手段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 行。4月,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3个月的"清朗·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