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
icon
Search documents
“仅退款”新骗术:AI造假成“薅羊毛”利器
Xin Hua Wang· 2025-08-15 06:36
近日,有电商平台商家在社交媒体上反映,个别消费者利用AI工具生成虚假的商品瑕疵图片,要求商家"仅退款"。 "还好截屏快,AI的水印还没去掉就水灵灵地发过来了。"电商客服可可(化名)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的工作遭遇。 2025年6月25日,网友在社交媒体分享收到的售后图片。(图片来源:网络) 这类情况并非个例。许多商家也遇到类似问题,消费者提供的视频上突然出现两只"右手";水果上出现明显伪造的霉斑…… 张毅说:"这种行为增加了商家的审核和经营成本,许多商家只好选择直接退货或赔付,而举证维权的难度也随之加大。长 期来看,这将影响平台的管理成本、运营成本以及信用机制。对电商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构成挑战。" 如何解决? 今年以来,国家层面已就AI滥用现象出台了相关办法。3月,四部门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 称《标识办法》)。《标识办法》强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恶意删除、篡改、伪造、隐匿本办法规定的生成合成内容标识,不 得为他人实施上述恶意行为提供工具或者服务,不得通过不正当标识手段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标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 行。4月,中央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3个月的"清朗·整 ...
造假内容横行 警惕绕过“AI打标”成为隐患
Mei Ri Shang Bao· 2025-05-27 23:15
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如潮涌的当下,AI变成了一把打开创作世界大门的新钥匙,通过"文生图、图生视 频"的制作方式生成"万千世界"。 当前,AI起号的内容鱼龙混杂,加上"AI幻觉"(指大语言模型编造它认为是真实存在的、甚至看起来合 理或可信的信息,简而言之就是AI会"胡说八道")的不可控性,AI账号也逐渐成为虚假内容的温床。 在"AI造"帅哥美女领域,存在不少擦边、造假等内容,大都低俗猎奇。且"胡说八道"的AI还会渗透到健 康、教育、心理咨询等公共议题领域,对公众危害更甚。此前,央广网就曝光过一打着"外国幼儿教育 专家"旗号的AI账号,借数字人的外衣,传播极端、绝对的思想,暗藏误导风险。 面对AI造假泛滥的现状,今年3月中旬,四部门联合出台《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其中要 求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包括显式标识和隐式标识。新规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 目前尚在新规执行的"空窗期",关于"AI打标"仍存标准的罅隙。网络上不少"秘籍"会传授绕过平台"AI 打标"的经验,有的还会售卖预配置的镜像文件,用其生成的虚拟人形象可规避平台的AI内容强制标注 机制。 业内人士也发现了当前的机制漏洞,"我做AI账号已经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