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股私有化退市
icon
Search documents
年内港股私有化退市频现 并购与转型成企业破局关键
Zheng Quan Ri Bao· 2025-07-07 17:08
本报记者 毛艺融 私有化已成为港股退市的重要路径之一。Wind资讯数据显示,按摘牌日期计,截至7月5日,年内港股退市公司数量达到30 家,其中15家为私有化退市,数量与去年全年的私有化退市数量持平。 尽管港股市场整体流动性今年显著改善,但小型股或微盘股的流动性仍十分受限。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7日 收盘,港股市值在1亿港元以下的公司共有474家。部分公司年内区间日均成交额较低,甚至不足10万港元。 席卷多个领域 从行业来看,年内在港股市场私有化退市的企业涉及物流投资、软件开发、服装零售等多个领域。多数公司的私有化方案 提供了高于市场价的溢价,以吸引股东接受要约。例如,安科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科系统")每股现金支付1.10港元, 较停牌前股价溢价约37.5%。 港股上市公司私有化路径通常为要约收购、协议安排和吸收合并。若股东未在退市前完成交易,可通过私有化方案一次性 获得现金或股份补偿。比如,安科系统的股东在6月10日公司完成退市后获得现金补偿。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资本借机并购整合优质资产。例如,6月2日,粤丰环保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丰环保")从港交 所私有化退市。公告显示,A股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