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资产数字化

Search documents
数字技术如何破解普惠金融发展瓶颈
Jin Rong Shi Bao· 2025-05-20 03:17
从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部署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振兴领域资金投放,到《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 (2024—2035年)》提出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随着乡村全面振兴蓝图的铺开,重点旨在促进农村地 区产业发展的普惠金融被寄予更多的希望和重任。 业界人士认为,普惠金融能否取得更大突破,关键节点在于生物性资产能否成为有效的抵(质)押 物。"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这句俗语说明了牲畜作为生物性资产的特性。而"地是租来的,厂房是 临时的,牛有一大堆",又是很多养殖业生产主体的真实写照。因为易受疫病、自然灾害的影响以及难 以交易变现和精确计价,生物性资产无法抵押,一直制约着很多农业经营主体难以获得融资。对此,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探索拓宽生物性资产、养殖设施等 抵(质)押资产范围。 数字技术的运用,将生物性资产转化为数字资产,使得活体牲畜抵押逐渐成为现实。今年以来,多地生 物性资产抵押应用突破的消息不断传来。3月份,兴业银行大连分行成功利用"活体奶牛抵押+数字化生 物资产监管"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为大连金弘基种畜有限公司提供1000万元资金支持。据了解,兴业 银行推出的生物资产数字化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