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动航空
icon
Search documents
1700瓦时/千克,未来飞机可能靠它飞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6-03 15:09
编 译 / 钱亚光 设 计 / 琚 佳 来 源 / n e w s. m i t . e d u , s c i t e c h d a i l y. c o m , w w w. t e c h n o l o g y r e v i e w. c o m 传统锂电池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所能储存的能量已接近极限。这成为了电动交通领域未来发展的重 大障碍,尤其是对于像飞机、火车和轮船这类耗能巨大的设备而言。 如今,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新研究或许能提供一种突破性的解决方案。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科学 与工程教授蒋业明(Yet-Ming Chiang)为首的的研发团队开发出了一种革命性的钠-空气燃料电池 (sodium-air fuel cell),有望在航空、铁路和海运领域作为动力来源。 蒋业明教授来自中国台湾,是美国工程院院士,目前最优秀的材料学家之一,曾研究出用铝、铌、 锆等三种金属做正极的超级锂电池。他还创办过A123 Systems、Form Energy等多家影响深远的能源 科技公司。 承载这项成果的论文《用于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电力的钠-空气燃料电池(Sodium-Air Fuel Cell for Hi ...
全球首款浮筒式双座水上电动飞机完成首飞
Ke Ji Ri Bao· 2025-06-02 23:35
值得一提的是,RX1E-S在今后应用于渔政执法时将充分发挥其快速、零排放和低噪音的优势。"过去水 域巡查至少需要两天,复杂地形还需人工摸排。如今飞机'即降即查'的特性大大提高了效率。"延庆区 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渔政执法分队副队长张建立说。 "我们也将继续支持北京氢能通用航空创新研究院在延庆的研发工作,提供更多的应用场景,不断推进 延庆区低空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延庆区科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我们在浮筒设计中融入仿生学理念,将破浪阻力降低30%,既保护水域生物栖息环境,又提升作业效 率。"北京氢能通用航空创新研究院院长王明阳介绍。 由杨凤田领衔的北京氢能通用航空创新研究院,在新能源通用飞机设计、复合材料成型、氢能测试等领 域优势显著。此前,其团队研发的RX4E四座电动飞机,是我国乃至全球首个申请CCAR-23部正常类飞 机适航审定的电动机型,凭借高效率电推进系统、高升阻比气动布局及轻质复材结构设计,具备节能、 环保、低成本等特性,可广泛应用于飞行培训、旅游观光等场景。 近日,在北京世园公园妫水河畔,全球首款浮筒式双座水上电动飞机——RX1E-S完成首飞。它的首飞 成功将为妫水河流域渔业巡查和生态监测注入"空中力量 ...
全球首款浮筒式双座水上电动飞机——RX1E-S水上电动飞机近日在延庆完成北京地区首飞
Ke Ji Ri Bao· 2025-05-09 09:35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RX1E-S在渔政执法领域的测试试验应用将充分发挥其快速和零排 放、低噪音的优势。"过去水域巡查至少需要两天,复杂地形还需人工摸排,如今飞机'即降 即查'的特性大大提高了效率。"延庆区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渔政执法分队副队长张建立表示。 "我们也将继续支持北京氢能通用航空创新研究院在延庆的研发工作,提供更多的应用 场景,不断推进延庆区低空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延庆区科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北京延庆获悉,在北京世园公园妫水河畔,全球首款浮筒式双座水上电动飞机—— RX1E-S水上电动飞机近日在延庆完成北京地区首飞,并将在官厅水库开展渔政执法领域的 测试试验合作,为妫水河流域渔业巡查和生态监测注入"空中力量"。 当天,随着电动马达的轰鸣声响起,飞机在水面迅速滑行,留下一串银白色的航迹,仅 15秒后,飞机破水而起,冲向蓝天。据了解,此款飞机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凤田团队研发, 于2019年首飞,2021年获型号合格证(TC),2022年取得生产许可证(PC)。RX1E-S在电 动力系统基础上创新配备双浮筒支架式起落装置与可收放式水舵,实现200米内狭窄水域灵 活起降与码头精准停靠,巡航噪音较传统燃油飞机降 ...
卧龙电驱(600580):主业盈利能力稳定 机器人等新领域拓展提速
Xin Lang Cai Jing· 2025-04-29 02:35
公司公布2024 年业绩:收入/归母净利/扣非净利162.47/7.93/6.35 亿元,同比+4.4%/+49.6%/+33.1%;其 中4Q24 收入/归母净利/扣非净利40.53/1.55/0.64 亿元,同比+15.8%/扭亏/扭亏,环 比-3.9%/-37.0%/-71.6%。24年下游工业电机需求偏弱,且电动交通业务减亏不及预期,公司业绩低于市 场预期。 2024 年业绩低于市场预期 期间费用整体有所摊薄,研发费用率同比增长。公司24 年期间费用率同比-0.3ppt,其中管理/研发费用 率同比-0.4ppt/+0.4ppt,主要系公司加强管理费用管控,同时增加对于机器人、电动航空等新领域的研 发投入。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维持公司2025 年盈利预测11.25 亿元,引入2026 年盈利预测12.63亿元;由于机器人、电动航空等 板块估值中枢提升,我们上调公司目标价74.2%至27.0 元,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当前股价和目标价分别 对应27.5x/24.5x P/E 和31.3x/27.8x P/E,有13.8%上行空间。 风险 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家电行业增长不及预期,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 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