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影减产
icon
Search documents
青年导演如何才能“懂观众”?王长田:我们生产了太多观众不需要的电影
减产,成为电影行业自救的首要共识。王长田在论坛中直言,当前中国电影年产量已严重偏离市场需 求,"未来电影需从高峰期的年超千部缩减至五六百部"。 这一主张得到万达电影董事长陈祉希的呼应,她指出,头部导演因追求工业标准导致创作周期拉长至3 年以上,而新人补给断层加剧了内容荒,"青年导演甚至难驾驭一部短片剧本"。 大麦娱乐总裁李捷则用数据佐证,该司统计数据显示,春节档后观众对"好电影"的标准飙升15%,倒逼 行业必须聚焦"中小成本、好故事驱动"模式。他介绍,公司已要求新片虚拟拍摄占比超30%以压降成 本。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上海校媒记者 卜凡 付天一)日前,第27届上海国际 电影节开幕论坛以"时代风华 梦启新程"为主题,汇聚了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大麦娱乐总裁李捷等 中国电影行业的领军人物与知名电影人,共同探讨电影创作、技术革新、人才培养及国际化发展的未来 方向。 "我们现在生产了太多的电影,而这些电影观众不需要。跟其他的娱乐形式相比,没有竞争力。"王长田 在论坛上呼吁提高电影的有效性、必看性。他认为,年产影片数量500部至600部,就能够满足市场需 求。 论坛现场。上影节组委会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