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直接补偿模式
icon
Search documents
实事求是-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才能有解题的思路(下)
付鹏的财经世界· 2024-10-02 02:34
导读 从2 0 0 8年利用加杠杆效应刺激需求以抵御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到2 0 1 6年至2 0 1 8年 间再次加杠杆以应对供给端调整的压力,这些举措所取得的成功让投资者记忆犹新,虽有 其必要性,但也带来了巨量的地方政府债务、产能和房地产等后遗症,并对当前居民部门 和 企 业 部 门 造 成 了 影 响 , 需 要 意 识 到 一 代 居 民 部 门 的 资 产 负 债 表 承 受 能 力 并 非 无 限 , 因 此,对于未来的货币与财政政策究竟是继续杠杆效应模式,还是直接补偿模式,需要重新 审视其重心在哪侧。 为可能会导致长期发展与转型失败。 正如前面讲到的进入到今年以来短期的风险与矛盾已日益凸显,此时我们应适时 调整重心:既要长期"固本培元",也要短期"对冲风险",不应将政策短期的对冲视 为放弃长期固本培元思路的妥协; 短期迫切需要遏制螺旋式通缩压力 自从房地产开始不断萎缩以来,消费者和投资者一直信心低迷。投资者的情绪发生了变化。 当前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是遏制中产 阶级陷入螺旋式下滑的风险,短期需要有政策来对冲和阻断中产阶级的资产负债表的螺旋式循环,做肯定比不做强,当前做任何刺激措施 都会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