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社交内耗
icon
Search documents
摆脱社交内耗,从4次放下开始
洞见· 2025-10-06 12:33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 延伸阅读。 作者:洞见yangtuo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亚楠 朗读音频 想要摆脱社交内耗,拥有更舒适的关系和圈子,还需从这四次放下开始。 《奇葩说》黄执中说过一句话:"人生的困扰,十之八九都出在人际关系。" 人的绝大多数烦恼、委屈、痛苦,都源于社交。 与人交往,入戏太深,其心必苦。 一念执,则烦恼生。 期待,本不会让人痛苦,而期待带来的落空感,才是最磨人的毒药。 作家冯仑曾谈起他人生中印象最深的两次经历。 他风生水起时,单位给他配了专车和司机。 司机特别体贴周到,每天准点接送,两人也无话不谈,俨然一对老友。 后来,他落魄了,照例给司机打电话。 哪知司机把他拉到半截,撂下一句:"就到这儿吧",就把他赶下了车。 01 放下不切实际的期待 美国咨询师罗兰·米勒,在长达25年的人际关系研究中经常被问: 为什么一段关系,越是在意,越是心寒? 他的回答很简单:如果你希望对方做某件事、成为某个样子,而他没有,你就痛苦了。 ...
一个万能社交法则:不分析对方
洞见· 2025-06-24 10:06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 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别给自己加戏,其实你没有那么多观众。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 洞见主播一凡朗读音频 生活中,你是否会这样: 领导在会议上批评某种现象,你总会不由自主地认为是在影射自己,从而惴惴不安; 朋友偶尔晚回你的消息,你总会认为是对方刻意疏远,因此患得患失; 同事更新一条朋友圈,你总会觉得某句话是针对自己,一直闷闷不乐。 别人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乃至一个表情,就立马分析出几十种可能,这不仅会让关系出现误 会,更会让自己陷入无休止的内耗。 心理学家蒋良就提出过一个概念: 走出剧情。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剧本,习惯用自己的认知去分析别人,如果深陷其中,就看不到真实的 世界。 作者:洞见Moon 很多时候,我们脑海里的那些忐忑不安,不过是自己给自己编织的假象,其实大家根本无暇注 意你。 和人打交道,不必过度分析对方,揣摩得越多,越透支心力;思考得越深,越消耗能量。 01 将军并没有在意,摆了摆手就继续看戏。 小公务员却认为这看似无意的摆手动作,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