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研究成果转化

Search documents
文化传承与保护需要大文化观指引(博古知今)
Ren Min Ri Bao· 2025-06-06 21:34
循着杜甫和陆游对四川的书写,我行走于古蜀道,以及他们游历和工作生活过的许多地方。万里路与万 卷书相互辉映、相互生发,杜甫、陆游等文学家以真挚的态度、高超的艺术,为那个时代留下了许多生 动真切的记录。这些记录不论对于当下的文化遗产发掘、非遗传承,还是文旅融合,都是宝贵的资源。 今年,我重走苏东坡生命最后一年所走过的道路。从海南儋州至江苏常州,途经海南、广东、广西、江 西和江苏,这一路因为有东坡诗词文章的辉耀,山与水、人与大地唤起的文化记忆竟是如此动人。这一 路,我也在观摩体会沿途不同地方如何将他留下的遗产珍爱保护,将他曾经用心用情记录的彼时情景加 以言说或呈现。 在江西赣州一段保存完好的宋代城墙上,我眺望东坡先生描绘过的山水形势。走下城头,我看见一块城 砖上依然保留着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的清晰字样,抚摸城砖上那隆起的笔画,突然热泪盈眶。 这样的情形,在我的唐宋诗旅中并不多见。更多的时候是引起疑问:这个古迹,这处遗存,是杜甫写 过、东坡写过、陆游写过的吗?再造这古迹的人们有没有认真读过古人的文字?即使读过了,有没有认 真复现?比如某地重建了一座楼阁,在唐代或宋代确实有过这座楼,现在重造,功莫大焉,但遗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