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文化观
icon
Search documents
文化传承与保护需要大文化观指引(博古知今)
Ren Min Ri Bao· 2025-06-06 21:34
循着杜甫和陆游对四川的书写,我行走于古蜀道,以及他们游历和工作生活过的许多地方。万里路与万 卷书相互辉映、相互生发,杜甫、陆游等文学家以真挚的态度、高超的艺术,为那个时代留下了许多生 动真切的记录。这些记录不论对于当下的文化遗产发掘、非遗传承,还是文旅融合,都是宝贵的资源。 今年,我重走苏东坡生命最后一年所走过的道路。从海南儋州至江苏常州,途经海南、广东、广西、江 西和江苏,这一路因为有东坡诗词文章的辉耀,山与水、人与大地唤起的文化记忆竟是如此动人。这一 路,我也在观摩体会沿途不同地方如何将他留下的遗产珍爱保护,将他曾经用心用情记录的彼时情景加 以言说或呈现。 在江西赣州一段保存完好的宋代城墙上,我眺望东坡先生描绘过的山水形势。走下城头,我看见一块城 砖上依然保留着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的清晰字样,抚摸城砖上那隆起的笔画,突然热泪盈眶。 这样的情形,在我的唐宋诗旅中并不多见。更多的时候是引起疑问:这个古迹,这处遗存,是杜甫写 过、东坡写过、陆游写过的吗?再造这古迹的人们有没有认真读过古人的文字?即使读过了,有没有认 真复现?比如某地重建了一座楼阁,在唐代或宋代确实有过这座楼,现在重造,功莫大焉,但遗憾的 ...
共话建设文化强国之道 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扫描
Jin Rong Shi Bao· 2025-05-30 03:14
如何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路在何方?在新时代如何繁荣文艺创 作?如何加强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如何促进电影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如何赋能文化发展与创新?"数 智"如何赋能文化贸易?5月26日至27日,在广东深圳举办的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上,来自政府部 门代表、专家学者、行业人士等,围绕这些文化领域的时代命题,在10个分论坛上,共同探讨如何深化 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古城的灵魂在于文化",四川南充阆中古城景区管理局党工委书记、局长张玉杰说。对于古城来说,留 下的不仅是青砖黛瓦的建筑形态,更在于赋予"人"的生命力和烟火气;对于古城人来说,保护的不仅仅 是世代传承的生活方式、俚语方言,更是构筑了跨越时空的精神纽带和基因图谱。在推动古城保护的探 索中,"历史的真实性""生活的延续性",一直是阆中古城的最大特点、最大价值、最大优势。 建设文化强国,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中华民族复兴大业。此次高峰论坛取得丰硕成果,凝 聚起建设文化强国的强大动力。 聚焦"老城保护与复兴" 建设文化强国,必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文化遗产正是文明的基因库,是民族精神的根脉 ...
当“文脉”传承遇上数智时代:建立大文化观成为共识
南方财经记者周妙妙深圳报道 "三面江光抱城廓,四围山势锁烟霞"。在阆中古城的大街小巷,一扇扇或新或旧的门上,都有一个特殊 的标志:门神。 如今,门神画已然成为这座"活着的古城"的文化印记之一。当传统的古老文化与现代的表达方式结合起 来,一座古城的"文脉"得以传承。 他指出,一切文化遗产,一切古城古物,都与那个时代相关。脱离了大文化观的笼罩,脱离了对那个时 代精神的体察,保护就体现不出更大的价值,文旅开发就难免同质化、碎片化。而碎片化的结果,自然 是同质化加上急切的商业化。 南方财经记者从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论坛"了解到,随着各地挖掘本 土历史、文化激活文旅消费动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展现出新的活力。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也让更 多古城、古迹成为当地流量"密码"。 "文化遗产传承应该放在更大的文化背景上来观察与呈现。具体文化现象的形成、出现与流布,其实是 更广博的大文化影响的结果。"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在演讲时分享。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留"魂" 阆中古城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上游,有2300多年建城史,是《天文志》中的"阆苑仙境",亦 是杜甫笔下的"阆州城南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