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类+豆类复合作物体系
Search documents
9000年前的炭化小豆遗存现身山东
Ke Ji Ri Bao· 2025-10-13 07:30
研究团队通过植物考古和碳-14测年研究方法,发现并测算出了距今9000年前的小高遗址炭化小豆遗 存,这是目前黄河流域已知最早的小豆遗存,使黄河流域小豆利用的时间提前至与日本绳文早期的证据 相当。在小高遗址,小豆与大豆、粟(谷子)、黍(糜子)等作物在日常生活遗迹中共出。 记者10月12日从山东大学获悉,该校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等单位联合组 成的国际团队在山东省淄博市小高遗址发现距今9000年的炭化小豆遗存,比此前在中国境内发现的炭化 小豆提早了4000年。相关成果近日刊发于《美国科学院院刊》。 小高遗址地处黄河下游地区,从地貌上看,该遗址位于一处由河流沉积与堆积形成的高洪泛平原 上。"从2017年,我们就对小高遗址进行了考古工作。小高遗址属于后李文化时期,该文化是一个距今 约9000至7000年的、逐渐走向定居的文化群体。"上述成果第一作者、山东大学考古学院教授陈雪香 说,在小高遗址共识别出45粒小豆,但是大多数遗存已经失去种皮,子叶分离。 据报道,日本此前发现了一万年前的小豆遗存。近期,日本一项研究提出了一种"日本驯化—回传中 国"的模型,即小豆首先在日本完成驯化,之后扩散到中国,并 ...
山东淄博发现9000年前炭化小豆 比秦始皇早近7000年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10-11 22:38
位于山东淄博境内的小高遗址考古发掘在进入实验室研究阶段后有重大成果:发现距今9000年前的炭化小豆(赤豆)遗存,较此前国内同类发现又提早约 4000年。 编辑|段炼 易启江 校对|张益铭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大众新闻·鲁中晨报、齐鲁晚报 小高遗址作为典型的后李文化遗址,经联合发掘,揭露出房址、灰坑及陶器、石磨盘等丰富遗存,年代跨越9000至7500年前。通过对891份浮选样品的系 统分析,考古人员从3.2万粒炭化植物中辨识出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等农作物。其中,45粒炭化小豆尤为珍贵,不仅是黄河流域迄今最早的小豆证 据,更使中国小豆利用史与日本绳文早期证据并驾齐驱。 此次发现的最大意义,在于揭示了9000年前黄河下游已构建"粟类+豆类"复合作物体系。小豆与黍、粟、大豆的伴生出土,表明先民已掌握作物组合的生 态智慧,通过豆类固氮特性提升土壤肥力,实现农业系统可持续性。这一体系比传统认知中"粟黍主导"的农业模式更为复杂,凸显淄博地区在东亚农业文 明进程中的先驱地位。 山东大学考古学院教授郎剑锋介绍,小豆在东亚的驯化是长期、多中心的复杂过程。该研究团队对比东亚140余处遗址的小豆遗存,发现黄河流域、日 本、朝鲜半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