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外交政策

Search documents
未能见到美国总统,只能无奈缩短行程,泽连斯基提前离开G7峰会
Huan Qiu Shi Bao· 2025-06-18 23:04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萧达 柳玉鹏 李泉】为期两天的七国集团(G7)峰会于当地时间17日在加拿大落下帷幕。尽管G7就中东局势等发表了一些声 明,但峰会最终没有发布联合公报。对"特邀嘉宾"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来说,这次峰会更是一次打击。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前回国,泽连斯基未能与其见 面。东道主加拿大方面还透露,由于美国反对,G7放弃了就乌克兰问题发表强硬声明的计划。泽连斯基当天缩短在加拿大的行程,峰会未结束就提前返回 基辅,原定后续活动以及新闻发布会均被取消。英国《卫报》称,乌克兰外交官感到沮丧甚至是愤慨。 北约峰会 " 是否值得参加 " ? 据路透社17日报道,特朗普于16日提前回国,泽连斯基未能在G7峰会上与其见面。据报道,泽连斯基是在特朗普离开几个小时后抵达加拿大的,两人未能 见面。报道称,泽连斯基与G7其他国家领导人举行了会晤。他称"(有关乌克兰问题的)外交正处于危机状态",并呼吁他们继续敦促特朗普"使用其实际影 响力"以结束战争。泽连斯基还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美国总统目前对俄罗斯施加的压力还不够。实际上,美国在全球范围有着最广泛的利益关系和最多的 盟友。美国需要为盟友提供强大的保护。" 英国《卫报 ...
特朗普伊朗问题陷两难,美媒撺掇:打!一雪阿富汗之耻
Guan Cha Zhe Wang· 2025-06-18 10:11
【文/观察者网 熊超然】以色列和伊朗连日来持续相互袭击,美国是否军事介入当前这场中东冲突?就当美国总统特朗普仍在作最后抉择之际,有美媒指出 了各方对于伊朗核计划进展的分歧,还有美媒直接跳出来给特朗普"壮胆",并鼓动他对伊朗开战。 当地时间6月17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称,在以色列对伊朗核计划发出了一系列严重警告之际,四名知情人士却透露,美国的情报评估得出 了不同结论——伊朗不仅没有积极寻求核武器,而且距离能够生产并向自己选择的目标发射核武器还有三年的时间。而另有一位美国高级官员则称,伊 朗"几乎已处于制造(核武器)前的最后阶段","如果伊朗想要(核武器),他们有他们需要的所有东西"。 与此同时,对于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塔尔西·加巴德(Tulsi Gabbard)今年3月曾表示,"美国情报界认为伊朗并没有在发展核武器",特朗普如今在最新受访中 也直接打脸这名自己所任命的官员:"我不在乎她说过什么,我认为他们(伊朗)已经非常接近拥有核武。" 同一天,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题为"伊朗是特朗普的威慑时刻"的社论,文章称,当前总统拜登将阿富汗拱手让给塔利班政权的那一天起,他的总统任期 就开始走向下坡路,美国的 ...
重大转向!美国宣布:解除制裁!
券商中国· 2025-05-24 09:50
美国突然出现重大转向。 与此同时,美国与伊朗的第五轮核问题谈判也传来了最新消息。当地时间23日,在阿曼的调解下,伊朗与美国 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第五轮核问题谈判结束,谈判持续了3个小时。阿曼外交大臣巴德尔表示,双方取得了一 些进展,但并非决定性的。 解除对叙利亚的制裁 5月24日,据新华社消息,美国政府23日发布命令,暂时停止此前对叙利亚实施的部分金融制裁措施,称这是 落实特朗普"13日宣布终止对叙制裁的重要第一步"。叙利亚外交部门24日早上在一份声明中欢迎美国政府上述 举动。 当地时间5月23日,美国财政部发表声明称,签发了叙利亚通用许可证,宣布立即解除对叙利亚的制裁。声明 表示,该许可授权进行《叙利亚制裁条例》禁止的交易,从而有效解除对叙利亚的制裁。 根据美国财政部发布的新闻稿,美方将给予叙利亚为期180天的制裁豁免,以放松针对叙利亚金融活动的限 制,从而让叙临时当局有机会重建国家。根据豁免授权,原本在美对叙经济制裁下被禁止的商业行为,包括对 叙新投资、向叙提供金融和其他服务、与叙原产石油或石油产品相关交易等活动,已暂获许可。美金融机构也 获准为叙利亚商业银行开设代理账户。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一份 ...
特朗普会见时突然发难,折射美外交政策反复无常,南非总统遭“白宫伏击”引哗然
Huan Qiu Shi Bao· 2025-05-22 22:51
【环球时报驻南非特派记者 戴楷然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于文 甄翔】当地时间21日上午,白宫再次发生令世界哗然的一幕: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会见 到访的南非总统拉马福萨时,突然下令关灯播放一段视频,指责南非正出现"针对白人的种族屠杀"。美媒称,这一突如其来的举动导致本想借此 行改善两国关系的拉马福萨大吃一惊,他当场否认美方指责,指出特朗普的说法站不住脚。这一"插曲"被各大媒体现场直播。有媒体称,这将作 为白宫的重大"伏击"之一被人们铭记,让世界各国领导人在访问白宫前三思。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认为,这一事件折射出美国反复无 常、政治化且充斥着阴谋论的外交政策,一个国家越弱小,他们在白宫越可能受到敌意对待。考虑到出现在椭圆形办公室的政治风险越来越大, 如果一些领导人担心在访问白宫时遭遇政治陷阱,也就不足为奇了。路透社称,这是特朗普第二次对椭圆形办公室的访客进行"伏击",上一次是2 月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时特朗普和副总统万斯与泽连斯基发生激烈争吵。评论认为,美国领导人越来越倾向于利用通常礼节性的白宫会 见,来推动对自己有利的政治议程。 美方精心策划 CNN称,白宫精心策划了这场"伏击":在特朗普陪同拉马福萨进入椭 ...
“失望”“后悔”……美国务卿在国会听证会上被批
Xin Hua She· 2025-05-21 12:00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 20日,在美国国会参议院听证会上,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为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政策辩护,但遭到民主党参议员严厉批评,双 方发生激烈交锋。 据美国媒体报道,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当天举行听证会,鲁比奥和民主党参议员就政府外交政策发生争论。 报道说,鲁比奥长期担任参议员,出任国务卿的提名曾获参议院同僚一致通过。他此次首度以国务卿的新身份重返参议院,却面临截然不同的氛 围。 4月3日,在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北约总部,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与媒体见面。新华社记者赵丁喆摄 鲁比奥在听证会上谈及特朗普政府在乌克兰危机上的立场,在中东、拉美等地区的外交政策,以及大幅削减对外援助预算和入境难民数量等问 题。克里斯·范霍伦等民主党参议员抨击政府政策,与鲁比奥"唇枪舌剑"交锋。 范霍伦指责特朗普政府停止援助南苏丹等急需帮助的国家是"卑鄙"行为;与萨尔瓦多等国家达成的难民协议"剥夺生活在美国的人们走正当(法 律)程序的宪法权利"。 "你和我一起在国会服务了15年。我们并不总是意见一致,但我相信我们有一些共同的价值观……这就是为什么我投票确认你。我相信你会坚持这 些原则,你没有,你做了相反的事情。"这位来自马里兰州的民主党参议 ...
美俄被曝计划重启“北溪-2” 德国总理拒绝发许可
Xin Hua She· 2025-05-16 06:57
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德国新任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15日就美国与俄罗斯被曝计划重启波罗的海海底输 气管道"北溪-2"表态,称德方不会批准这条管道运营。 5月9日,德国总理默茨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出席新闻发布会。新华社记者彭子洋摄德国《时代》周报援引 默茨的说法报道:"'北溪-2'目前未获运营许可,预计这一状况不会改变。" 综合美国、德国和英国媒体报道,美俄近期就俄乌停火举行谈判时讨论了重启"北溪-2"项目的可能性。 双方拟议由美国投资方从俄罗斯购买天然气,再贴以美国品牌向欧洲转售。这一动向引发德国政界担 忧。 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3月底向俄罗斯第一频道证实,确实"有关于北溪天然气管道的讨论"。 俄外交部网站发布的消息显示,拉夫罗夫认为:"如果美国利用其对欧洲的影响力,迫使欧洲不再拒绝 接受俄罗斯天然气,那将耐人寻味。" 这张丹麦国防部2022年9月27日发布的航拍照片显示的是一处"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点。新华社发(丹 麦国防部供图) 2022年2月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后,德国决定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包括停止从俄罗 斯进口煤炭和石油,同时俄罗斯也停止通过"北溪"向德国"供气"。同年9月26日,"北溪-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