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职场突围
icon
Search documents
我们为什么成为了职场“牛马”?
3 6 Ke· 2025-06-23 03:42
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职场中,"职场牛马"一词频繁出现在我们的日常对话和社交媒体中。我们用它来自嘲,调侃自己在工作中的无奈。然而,这背后 隐藏着怎样的心理机制和现实困境?是什么让"牛马"现象在职场中如此普遍?我们又该如何打破这种困境,找到真正的职业幸福感和生活平衡?在本文 中,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管理学副教授关浩光对这些问题展开深度剖析。 "职场牛马"背后的心理机制 最近热播的《长安的荔枝》,以唐代小吏李善德的命运,揭开了古代"职场牛马"的真实生活——为官十八年才勉强凑够首付买房,却因同僚算计,被迫接 下"从岭南运送鲜荔枝"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一幕,很像今天的我们:拼命工作却依然面临压力,兢兢业业却总被甩锅,最终活成了"职场牛马",只能深谙唐诗"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的无奈, 并遥叹晋代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可惜"斯人不可复闻"。从唐代官场到现代职场,历史仿佛一个循环。 "牛马"本是农耕时代的重要劳动力,如今却被用来形容那些任劳任怨、加班加点却回报有限的职场人。"打工人""职场牛马"等自嘲词汇的流行,并非偶 然,而是社会竞争、经济压力与特殊企业文化的共同产物。 职场人流行用"牛马"自嘲,看似 ...
巴菲特也内向——I人的隐藏力量超乎你想象 | 红杉汇内参
红杉汇· 2025-06-10 07:39
内向≠缺陷,而是被误解的天赋 [ 编者按 ]内向的人比外向的人更难获得成功吗?事实并非如此。I人自有他们的"隐藏力量"。 沃伦·巴菲特也曾说过,自己是一个害羞的内向者,而他懂得如何发挥自己内向性格的优势——他能花好几个小 时仔细研究财务文件,同时还会非常谨慎地挑选经理,然后真正地授权并依赖这些人。 内向者其实更擅长通过一对一的交流建立深层次的关系,也更擅长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出谨慎的决策。今天我 们摘编了畅销书《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的作者Susan Cain的一期播客内容,探讨了I人如何在职场和生活 中发挥自身优势并取得成功的实用策略。 每期监测和精编全球高价值情报,为你提供先人一步洞察机会的新鲜资讯,为你提供升级思维方式的深度内 容,是为 [ 红杉汇内参 ] 。 内向者可以借助好的策略有效地社交和工作。 或许你会迷惑:怎么样才能判断自己是否内向?你可以想象这两个场景: · 在你参加完两个小时的聚会后,你是感到精力充沛并想继续待下去,还是感到疲惫并想离开? · 你会怎样度过一个完全没有任何社交和工作上的义务的周末?你会把它分配给一两个亲密的朋友或家人, 还是会期待参加一个满是不太熟悉的人的聚会? 内向者并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