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舱驾一体化
icon
Search documents
德赛西威20250429
2025-04-30 02:08
摘要 德赛西威 20250429 • 德赛西威预计 2025 年整体年降水平与往年持平,约 4%-6%,但通过舱 驾一体化方案如 8,775 等设计创新,可实现单车 20%-30%的降本,已与 奇瑞、塔塔汽车合作,旨在保持盈利并提升整车性能。 • 公司与高通达成全面战略合作,覆盖自动驾驶(8,620 至 8,650)、舱驾 一体(8,775 至 8,797)及座舱(8,155、8,295 及未来 8,997 AI 芯片) 领域,旨在提升性价比和推动量产,同时推进英伟达 X2 系列及 SOAR 方 案。 • 德赛西威预计到 2026 年市场占有率将继续提升,尤其在座舱域控领域, 高通方案市场占有率有望超过 30%。随着座舱与驾驶一体化发展,产业竞 争将收敛,配置标准化程度提高。 • 公司通过整套解决方案替代分散产品实现降本,为车厂带来 20%-30%的 降本空间,并保持盈利水平。软硬结合方面,公司在成熟硬件中植入自研 算法,相较于软件公司切入硬件更具优势。 • 海外业务是德赛西威重点发展方向,预计 2025 年开始大量订单上量,未 来两三年内海外销售占比接近 20%。初期主要上量产品为显示屏及中控、 仪表等,2 ...
评论 || 舱驾一体化下的几点思考
众所周知,传统的汽车控制系统普遍存在功能模块分割明显、跨域协作困难的问题。驾驶系统关注的是车辆操控安全,座舱系统则注重用户服 务体验,两者在系统架构和技术路径上一直存在较大差异,造成了用户体验不连贯甚至割裂的现象。比如:用户在驾驶过程中感到头晕,需要 打开车窗,同时想要靠边停车,这种看似简单的多任务协作,在以往独立设计的架构中往往难以实现平滑切换。 随着AI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大语言模型(LLM)的引入,这种局面正在逐步改善。通过构建以中央智能大脑为核心的整车架构,能够有效 协调驾驶与座舱域,实现更好的跨域协作和数据共享。AI汽车时代的关键在于打通不同功能域之间的壁垒,打造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座舱与智能 驾驶无缝融合。 近年来,随着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技术的迅猛发展,"舱驾一体化"成为汽车行业热议的话题。这一趋势本质上是驾驶域与座舱功能域的深 度融合,其背后体现的是汽车产业从以驾驶员为核心的传统模式向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智能模式转型。如何实现驾驶与座舱之间的无缝协同, 已然成为车企亟需思考并解决的关键问题。 归根结底,"舱驾一体化"不是车企的一次炫技,而要为用户创造真正价值。只有打通驾驶与座舱之间的壁垒,实现从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