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蚂蚁社会性演化
icon
Search documents
破译蚂蚁社会“文明”的基因密码
Ke Ji Ri Bao· 2025-07-09 02:42
而在社会性复杂度较高的正蚁类的共同祖先中,研究团队监测到许多与蚁后—工蚁品级分化关联的基因 存在正选择信号。研究人员认为,这表明与蚂蚁社会分工相关的关键通路在白垩纪时期经历了强烈的选 择压力,这些关键通路在蚂蚁品级制度建立中具有关键作用。 ◎本报记者 罗云鹏 翟玉梅 不依靠语言沟通,却能默契协作建造出令人惊叹的巢穴;没有组织意识,却拥有严密精细的分工体 系……蚂蚁究竟是如何演化成为地球上规模最为庞大的社会群体之一的呢? 日前,由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参与组织的"全球蚂蚁基因组联盟"(GAGA)在国际期刊《细胞》上 发表一项研究,揭示了蚂蚁适应性辐射与社会性演化的遗传基础。 "我们通过对具有不同社会组织结构的蚂蚁物种展开比较研究,寻找到了与蚂蚁生殖分工和社会性特征 相关的关键调控基因,进而揭示了其基因网络与社会性特征网络协同演化的机制。"浙江大学生命演化 研究中心教授张国捷介绍,"在基因网络模块重塑的过程中,不同的表型性状相互关联、协同演化,最 终推动了蚂蚁物种及其社会性状的多样化发展。" 重构蚁科"生命之树" 为了揭示蚂蚁适应性辐射与社会性演化的遗传基础,研究团队整合了全球163种不同蚂蚁的全基因组数 据,成 ...
蚂蚁社会性演化之谜被揭示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6-17 02:35
蚂蚁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昆虫之一,植被上、岩石下、土壤中,它们分布在除南极洲外的几乎所有陆地生 态环境中,对生态系统发挥着重要的塑造作用。"蚂蚁社会存在两个最基本的品级——生殖品级和劳力 品级。其中,生殖品级在交配前具有翅膀,可以婚飞,具有繁殖能力;处于劳力品级的工蚁虽然都是雌 性,却往往没有繁殖能力,在某种意义上是中性的。"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浙江大学生命演化研究中心 博士后丁果介绍,生殖分工构成蚂蚁社会的基础,并推动蚂蚁社会性的演化。 在1.57亿年的演化过程中,蚂蚁产生一系列行为性状和生理特征,如标记觅食路径、个体之间的交哺 等,还产生多种非凡的生存策略,如种植真菌、放牧蚜虫、社会性寄生等。论文共同作者、浙江大学生 命演化研究中心客座学者冉浩认为,上述性状在不同的蚂蚁物种中彼此关联或相互排斥,形成模块化的 动态组合系统,以适应不同的环境需求,并催生出复杂度各异的蚂蚁社会组织形式——"换句话说,社 会性特征之间的协同演化,导致蚂蚁社会结构的多样性"。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与此同时,基因层面承受的选择压力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一些基因被'强化'以适应新功能,另一些基 因则被'放松'以简化不必要的性状,体现出 ...
浙江大学/华大合作发表最新Cell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6-16 23:37
它们,就是 蚂蚁 。那么,蚂蚁是如何演化成地球上最庞大的社会系统之一?一项历时数年的全球合作研究给出了答案。 2025 年 6 月 16 日,由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参与组织的" 全球蚂蚁基因组联盟 " (GAGA) 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Cell 上发表了题为 : Adaptive radiation and social evolution of the ants 的研究论文, 揭示了蚂蚁适应性辐射与社会性演化的遗传基础。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你是否想过,这些身长不足一厘米的小家伙,是如何拥有足以令人类佩服的组织能力?它们无处不在,却无法独立生存;它们不靠语言沟通,却能协同建造惊人 巢穴;它们没有领袖意识,却有最严密的分工体系。它们的数量甚至超过了所有野生鸟类和哺乳动物的总和! 来自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 哥本哈根大学及德国明斯特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整合全球 163 种不同蚂蚁的全基因 组数据,重构了蚁科的生命之树,涵盖现生蚂蚁 16 个亚科中的 12 个 ,343 个属中的 97 个。这项成果 不仅澄清了蚁科物种复杂的亲缘关系,更是将蚂蚁的共 同祖先追溯到约 ...
科学家揭秘蚂蚁在恐龙时代的组织架构
Xin Hua She· 2025-06-16 16:44
Core Insights - A research team composed of scientists from Zhejiang Universit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University of Münster, Nanchang University, and BGI Life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published findings in the journal "Cell" regarding the genetic basis of adaptive radiation and social evolution in ants [1] - The study integrated whole-genome data from 163 different ant species, reconstructing the phylogenetic tree of the Formicidae family, covering 12 of the 16 extant subfamilies and 97 of the 343 genera [1] - The research traced the common ancestor of ants back to approximately 157 million years ago during the Late Jurassic, revealing insights into their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during the age of dinosaurs [1] Genetic Mechanisms - The study found significant expansion of gene families related to olfactory perception in the genome of the common ancestor of ants, indicating that social communication mechanisms were already present [1] - Different ant species exhibit variations in the signaling pathways that regulate roles such as "who becomes the queen and who becomes the worker," reflecting adaptive evolution under natural selection [1] - The research highlighted the importance of conserved pathways centered around juvenile hormone and insulin signaling in the social evolution of ants, showing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among various social traits that shape the diversity of ant phenotypes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