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重构

Search documents
认知重构:以不同视角看待事物的艺术
3 6 Ke· 2025-07-11 07:09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即使是视角上的一点点转变,也能改变你的整个情感体验。本文来自编译,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计划泡汤、航班取消、失望至极,我们自然的反应往往是:烦躁、恼怒、焦虑、失望。但有时,如果我们退后一步,重新解读正在发生的事情,突然间一切 都显得更加可控。 心理学家将这种转变称为"认知重构",这是一种强大的实践方法,当你面对内心的阻力或挑战时,会非常有用。 1. 认知重构如何改变你的情绪 认知重构是一种通过重新解释情境来改变其情感影响的方式,是管理情绪最有效的策略之一。与其试图压抑自己的感受,不如改变故事背后的感觉。 心理学家詹姆斯·格罗斯(James Gross)是这项研究的关键人物,他证明了认知重构比单纯压抑情绪能带来更好的情感结果。经常使用这种方法的人通常焦 虑感更低、不那么容易抑郁,且更具韧性。 这种转变并不意味着忽视现实或假装一切正常,而意味着通过不同的视角看待同一情况。当你改变视角时,往往也会改变情绪。 这不是说要过度乐观,而是要求在思维方式上保持灵活,从不同角度看待情境,例如将"这次延误会毁了一切"转变 ...
我听完巴菲特退休演讲顿悟:中年破局的三把钥匙,90%的人却从未使用
Sou Hu Cai Jing· 2025-05-10 03:30
• 每天早5点研读行业白皮书 • 主动给90后创业者当学徒 这一刻突然明白:为什么同样面对中年危机,有人触底反弹,有人一蹶不振? 朋友老周的故事就是明证。42岁被优化后,他做了三个反常识决定: • 用裁员补偿金报名区块链课程 92岁的巴菲特在告别演讲中,展示了一张特殊的资产负债表: "我人生真正的财富,不是伯克希尔的股票,而是21岁投资的演讲课,35岁养成的晨读习惯,和50岁还 在学习新行业的勇气。" 三年后,他创立的Web3咨询公司估值过亿。 演讲中最振聋发聩的警告: "多数人用退休金规划后半生,聪明人用认知重构整个人生。" 观察那些被困在中年危机里的人,往往有三大思维枷锁: ✓ 认为"学习是年轻人的事" ✓ 把"稳定"等同于停止进化 ✓ 用"没机会"掩盖"不敢试" 而破局者都掌握着三个认知密钥: 可迁移能力>岗位技能(案例:前报社主编转型自媒体年入千万) 认知复利>财务复利(数据:持续学习者45岁后收入平均翻3倍) 抗脆弱系统>职业护城河(现象:疫情期间斜杠者损失减少72%) "中年人的真正资产,是保持让年轻人害怕的学习速度。" 巴菲特现场演示的"5小时法则"令人震撼: 无论多忙,每天必做五件事: 深度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