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货币政策框架优化
icon
Search documents
央行突然重启国债购买,不是放水是换锚?货币主权争夺战打响
Sou Hu Cai Jing· 2025-11-03 07:27
最近一系列财经事件牵动人心:美联储突然宣布降息25个基点,利率从3.75%降至4%;几乎同时,我国央行在10月27日宣布恢复在国内购买国债,财政部也 于10月24日公告将在香港发行40亿美元国债。 伴随这些动作,10月28日上证指数再次突破4000点,不少人疑惑这是否意味着大放水,更想知道这一系列操作背后的深层逻辑,毕竟未来五到十年的财富分 配格局可能就藏在其中。 首先要明确的是,央行恢复购买国债绝非所谓的"大放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央行禁止直接从一级市场购买国债,这一法律红线始 终坚守,从根源上避免了财政赤字货币化引发恶性通胀的风险。 而第二十三条明确允许央行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这种操作本质是公开市场调节工具,央行可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需要流动性时买入,流动性充裕时卖 出,精准把控货币投放量。 2024年8月至12月,央行曾通过这种方式净买入1万亿元国债,有效支撑了债券市场稳定,实践证明这是可控的日常调控手段。 但随着国际形势变化,这种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货币主权与美元的绑定关系带来了潜在风险。 近年来,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我国货币政策框架也在顺势优化。央行恢复二级市场国债买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