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量子信息处理
icon
Search documents
纳米“双光子工厂”问世 中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制新型量子纠缠光源
news flash· 2025-07-11 01:22
纳米"双光子工厂"问世 中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制新型量子纠缠光源 智通财经7月11日电,近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中山大学物理学院王雪华、刘进教授团队主导的最 新研究成果。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腔诱导自发双光子辐射方案,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与单光子辐射强度 相当的自发双光子辐射,研发出保真度高达99.4%的按需触发式新型微纳量子纠缠光源。这一成果为新 一代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的发展,以及功能化光量子信息处理芯片的构建提供了关键支撑。 ...
实验制备高维多光子纠缠态保真度达91%
Ke Ji Ri Bao· 2025-06-03 23:23
记者3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团队的柳必恒研究组与其他学者合作,在实 验上实现了高保真度高维多光子纠缠态制备,并首次观测到真实高维多体非局域性的存在。相关研究成 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为攻克上述挑战,研究团队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路径不可区分性"原理的高维多体纠缠态制备方法。 该方案利用光子的路径自由度编码三维量子态,并通过偏振控制实现二维平面中不同路径间的高效交换 操作,从而在保持高度相干性的同时显著提高了系统稳定性与操控精度。通过该方法,实验成功制备了 一种名叫Greenberger-Horne-Zeilinger(GHZ)的三光子三维多量子比特纠缠状态,其保真度高达91%, 创造了高维多光子纠缠态保真度的最高纪录,为非局域性检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量子非局域性是量子力学最深刻的现象之一,揭示了量子物理与经典物理本质上的区别,同时也为量子 信息的安全提供了保障。长期以来,非局域性的实验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粒子和二维系统之间。而真实 世界中的许多量子过程涉及多个粒子和更高维度,这意味着高维多体系统不仅是基本科学问题的重要延 伸,也为提升量子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抗干扰能力和通信容 ...
多能级量子系统纠错首次实现
news flash· 2025-05-19 22:10
智通财经5月20日电,美国耶鲁大学和谷歌量子人工智能的研究人员首次实现对多能级量子系统的纠 错,使系统性能超过了当前最佳的未纠正方案,成功突破了"盈亏平衡点"。该成果为更高效的量子信息 处理开辟了新途径,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杂志。 多能级量子系统纠错首次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