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量子纠缠
icon
Search documents
【8点见】提起公诉!缅北白家犯罪集团专案细节曝光
Yang Shi Wang· 2025-07-12 00:07
央视网消息:每天8点,央视网为您梳理24小时内发生在咱们身边的大小事儿。 ·中国过境免签国家已扩大到55个,外交部:"中国游"将更顺畅丝滑。 ·教育部高校资助热线7月15日开通。 ·国家地震预警工程观测站点建设完成15899个,全国5个重点预警区实现秒级地震预警能力 ·未来一周中东部高温连连,河南山东近10省市有40℃以上酷热天气。 ·纳米"双光子工厂"问世!中国科研团队成功研制新型量子纠缠光源。 ·2025年医保目录调整正式启动,新增商保创新药目录。 ·长期盘踞缅北大肆实施电诈,白家犯罪集团首要分子白所成等21人被提起公诉。详情→ ·美政府内部再现信息安全漏洞,"AI鲁比奥"与多名官员联络。 ·加拿大总理回应美威胁加征关税:将在谈判中维护本国利益。 ·泽连斯基:暂不举行俄乌谈判,考虑将乌防长调任驻美大使。 ·英国5月国内生产总值萎缩0.1%,连续两个月负增长。 ·巴勒斯坦官员:加沙停火谈判陷入僵局。 ·再被捕后首次传唤调查,尹锡悦以"健康原因"拒绝出席。 ·印度航空空难初步调查聚焦飞行员操作,燃油开关有疑似误触可能。 ·公安部网安局:一男子发布"院士预测广东将发生8级以上大地震"网络谣言被依法查处。 ·关于 ...
中国科研团队研发出新型量子纠缠光源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7-11 07:04
"某些特殊材料,比如我们采用的'人造原子'结构,有概率在同一时刻发射两个紧密关联的光子,这种 现象被称为'自发双光子辐射'。"论文第一作者、中山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刘顺发介绍,尽管在20世纪 60年代,研究人员就已提出相关的理论预言,但由于原子总是倾向于一次只辐射一个光子,"双胞胎"光 子的产生概率通常远远低于单光子产生概率,实验上几乎无法观测。 如今,半导体的材料生长与器件加工技术的突破,为自发双光子辐射的实验实现提供了关键支持。"我 们设计了超高品质的光学微腔,并在微纳尺度上精细调控光子的产生过程。"刘顺发说,这种光学微腔 为"双胞胎"光子的产生搭建了专属通道,在实验中将双光子的辐射效率从小于0.1%提升到了约50%,从 而使制备可控触发的纠缠光子对源成为可能。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广州7月11日电 (许青青 朱嘉豪 李建平)据中山大学10日晚消息,该校物理学院王雪华、刘进教授 团队主导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腔诱导自发双光子辐射方案,实现与单光子辐射强度相当的自发双光子辐 射,研发出保真度高达99.4%的按需触发式新型微纳量子纠缠光源。该研究成果9日在《自然》杂志 (Nature)在线发表。 据团队介绍,在量 ...
实验制备高维多光子纠缠态保真度达91%
Ke Ji Ri Bao· 2025-06-03 23:23
记者3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团队的柳必恒研究组与其他学者合作,在实 验上实现了高保真度高维多光子纠缠态制备,并首次观测到真实高维多体非局域性的存在。相关研究成 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为攻克上述挑战,研究团队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路径不可区分性"原理的高维多体纠缠态制备方法。 该方案利用光子的路径自由度编码三维量子态,并通过偏振控制实现二维平面中不同路径间的高效交换 操作,从而在保持高度相干性的同时显著提高了系统稳定性与操控精度。通过该方法,实验成功制备了 一种名叫Greenberger-Horne-Zeilinger(GHZ)的三光子三维多量子比特纠缠状态,其保真度高达91%, 创造了高维多光子纠缠态保真度的最高纪录,为非局域性检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量子非局域性是量子力学最深刻的现象之一,揭示了量子物理与经典物理本质上的区别,同时也为量子 信息的安全提供了保障。长期以来,非局域性的实验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粒子和二维系统之间。而真实 世界中的许多量子过程涉及多个粒子和更高维度,这意味着高维多体系统不仅是基本科学问题的重要延 伸,也为提升量子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抗干扰能力和通信容 ...
我国科学家突破!量子互联网组网方案迎来新变革
Sou Hu Cai Jing· 2025-05-18 08:27
研究团队表示,量子态复用纠缠互联方案的提出,为大规模量子纠缠互联网络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未来,他们将继续致力于提升量子纠缠互联的综合 性能,推动量子互联与经典光通信的共纤融合,并探索量子纠缠互联的应用示范。 为了验证这一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团队在"银杏一号"城域量子互联研究平台上进行了原理验证。实验结果显示,通过使用6个波长通道,他们成功在4个用 户间实现了全连接量子互联,相较于传统方案,节约了一半的波长通道。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节约的波长通道数将接近67%,实现了"多即是少"的奇妙 效果。 近期,一项突破性的量子通信技术成果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电子科技大学郭光灿教授领导的周强课题组,携手天府绛溪实验室等合作伙伴,成 功提出了一项全新的量子纠缠互联方案,该方案通过量子态复用组网技术,为量子互联网的规模化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这一创新成果的研究论文,由电子科技大学、天府绛溪实验室、合肥国家实验室、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及中国 科学技术大学的研究团队共同撰写,并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上发表。论文题为"由态复用量子光源 ...
“Q世纪:量子物理百年科普展”在中国科大展出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5-09 13:19
2025年是现代量子力学诞生100周年,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的"国际量子科学与技术年"。量子力 学发展百年长卷上,铭刻着无数贡献者的姓名。展览以1925年为起点,通过"我们的超导量子计算 机""量子物理的百年飞跃""神奇的量子世界"三大板块,让薛定谔的猫、量子纠缠等标志性量子物理概 念跃出课本。 据介绍,策展团队还突破传统科普范式,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可感知的艺术形态。在"量子音乐实验室", 来自量子实验室的真实声音经过艺术解构重组,形成了一首首量子舞曲;"寰宇全图"技术史地图以山水 笔墨的表现手法,展现艺术家看待世界和科技发展的独特视角;量子期刊封面墙通过丰富的科学理论艺 术化呈现,为切实体会量子科技的时代变迁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合肥5月9日电 (记者 吴兰)9日,"Q世纪:量子物理百年科普展"开幕式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 行。本次展览是庆祝"量子百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量子期刊封面墙。记者 吴兰 摄 观众参观"祖冲之二号"超导量子计算机1:1模型。记者 吴兰 摄 展览首次向公众展示"祖冲之二号"超导量子计算机1:1模型,为观众揭开量子计算机的神秘面纱。此 外,观众也可通过显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