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电池商业化
Search documents
继巴斯夫、万华后,中国石化也加入这个新材料赛道
Xin Lang Cai Jing· 2025-11-18 06:47
近日,中国石化和LG化学签署关于联合开发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的协议。双方将面向中国及全球的储 能系统和低速电动车市场,联合开发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等关键材料,加快商业化进程,拓 展钠离子电池商业模式,并在未来扩大至新能源和高附加值材料领域合作。 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相比具有资源和价格优势,安全性和充电速度更优。在低温环境下,钠离子电 池容量衰减较少,性能优于磷酸铁锂电池,且市场前景广阔。 从产业链来看,钠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有层状氧化物类、聚阴离子类和普鲁士蓝类等技术路线。这 些材料具有不同的技术特点和产业化速度,如层状金属氧化物技术成熟、产业化最快,普鲁士蓝类成本 低,聚阴离子型化合物功率密度高等。重点布局企业包括中科海钠、宁德时代(382.390, -8.39, -2.15%)、 振华新材(16.550, -1.81, -9.86%)、珈钠能源、湖南立方新能源等。 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主要是碳基材料,其中硬碳是主流选择。硬碳具有高储钠容量、低储钠电位和优 异的循环稳定性,因此应用前景良好。主要企业有佰思格、贝特瑞(35.330, -2.90, -7.59%)、中科海钠、 杉杉股份(13.400, ...
半年出货量增长259%,钠电池离真正的商业化还有多远?
Xin Lang Cai Jing· 2025-09-28 10:48
日前,在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主办的2025"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与标准发展论坛"上,北京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 理李树军表示。 近年来,在众多电池技术路线中,锂离子电池持续占据主导地位,但市场对于纳离子电池等其他技术的探索并未停止。 智通财经记者|马悦然 "2021年锂电池涨价,产业周期使得业内对钠电制造产生非理性预期,热度太高。这两年回落又有点过于悲观,目前产业逻辑已经从原来简单的价格颠覆预 期回到价值创造。" 起点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钠离子电池出货量达到3.7 GWh,同比增长率达259%。 与锂离子电池类似,钠离子电池主要依靠钠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由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集流体和外壳等组成。 相比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储备量丰富、成本低、安全性高、低温性能好等优势,但其能量密度较低、循环寿命较短。 据李树军介绍,钠离子电池在中国已发展了约15年,前五年可能主要是基础开发阶段,即材料;第二阶段是电池样品化的阶段。 "目前是钠离子电池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2026年将是钠离子电池真正的商业化应用时点。"李树军表示。其希望,今年钠离子电池在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