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辅助医疗
icon
Search documents
多家红杉医疗成员企业携最新进展亮相全球顶尖学术会议|Healthcare View
红杉汇· 2025-06-04 10:14
强联智创 AI导管塑形机器人全球手术演示首播 5月15日-5月18日,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脑卒中专科分会主办的"东方脑血管病会议2025 (OCIN2025) 暨2025上海市医学会脑卒中分会学术年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强联智创深耕脑血 管病智能化诊疗领域,在本次大会上携其AI导管塑形机器人家族精彩亮相。 AI导管塑形机器人,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顾宇翔教授团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张鸿祺教授团队联 合强联智创研发, 获批了中国首张"AI+治疗"创新医疗器械三类注册证 。本次大会上,AI导管塑形机器人 进行了全球首次手术直播演示。通过手术直播演示,参会的国内外专家可以直观地看到AI导管塑形机器人 如何精准地完成导管自动塑形,让导管在复杂的血管路径中"自动认路",充分展示了AI辅助下脑血管病介 入手术的新术式。 凌意生物 新一代可调控基因疗法临床进展亮相ASGCT2025 美国东部时间5月13日-17日,凌意生物携最新研究成果亮相"第28届美国基因与细胞治疗学会年会 (ASGCT 2025) ",与全球数千名行业领袖、研究者及临床专家展开深度学术对话。 凌意生物在会议重磅进展 (Late- B ...
【新华社】人工智能+超声技术为基层医疗赋能
Xin Hua She· 2025-05-06 00:19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迭代,AI辅助医疗的场景日益增加。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 所了解到,该所医疗机器人团队联合业内医疗企业研发的智能超声技术和超声机器人,可为患者提供便 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同时,团队基于大量超声影像数据开发了人工智能诊断引擎,提升病灶鉴别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 性。并将超声探头与处理系统集成至手机大小,配合云端智能分析系统,实现"设备进社区、专家在云 端"的服务模式。 目前,该技术已落地1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陆续开展了近10万人次颈动脉超声筛查。 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团队提出了"机器人+AI+掌上超声"的技术路径。"在机器人系统的设计中,我 们将人工智能影像分析、现场操作人员的动作分析、机器人的运动自主决策深入地融合在一起,实现了 基于影像、位置、力觉信息等多模态信息的融合和决策。"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超声项目 负责人王双翌说。 王双翌介绍,团队所研发的甲状腺、颈动脉专用桌面级轻量化机器人,可通过人机混合智能实现扫 查路径引导与质量实时监控,操作者仅需跟随机器人提示即可完成标准化扫查。 "团队正在将技术拓展至乳腺、肝脏等更多脏器筛查,通过长期技术攻关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沉得 ...
人工智能+超声技术为基层医疗赋能
Xin Hua She· 2025-05-01 15:28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迭代,AI辅助医疗的场景日益增加。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了 解到,该所医疗机器人团队联合业内医疗企业研发的智能超声技术和超声机器人,可为患者提供便捷、 高效的医疗服务。 据介绍,超声可被用于精准评估颈动脉、甲状腺、乳腺等器官病变,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早期筛查的 重要工具。但是超声设备操作复杂,高度依赖超声医生的专业性及经验。在医疗水平不发达的偏远地 区,患者常常因为诊断不当而耽误病情治疗。 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团队提出了"机器人+AI+掌上超声"的技术路径。"在机器人系统的设计中,我们将 人工智能影像分析、现场操作人员的动作分析、机器人的运动自主决策深入地融合在一起,实现了基于 影像、位置、力觉信息等多模态信息的融合和决策。"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超声项目负责 人王双翌说。 同时,团队基于大量超声影像数据开发了人工智能诊断引擎,提升病灶鉴别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 将超声探头与处理系统集成至手机大小,配合云端智能分析系统,实现"设备进社区、专家在云端"的服 务模式。 目前,该技术已落地1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陆续开展了近10万人次颈动脉超声筛查。 "团队正在将技术拓展至乳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