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制氢
icon
Search documents
2025年中国核能制氢行业技术路径、相关政策、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研判:大力开展核能制氢技术的研发工作[图]
Chan Ye Xin Xi Wang· 2025-05-07 00:58
内容概要:核能制氢就是利用核反应堆产生的热作为制氢的能源,通过选择合适的工艺,实现高效、大 规模的制氢;同时减少甚至消除温室气体的排放。现阶段,利用核能发电与电解水耦合制氢是一种具有 规模化应用潜力的核能制氢技术,而以水为原料与利用核反应热的甲烷蒸汽重整、高温蒸汽电解和热化 学循环则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核能制氢技术。放眼全球,随着新一代核堆型的成熟与氢能产业的发 展,美日英中等核电大国均已启动本国的核能制氢工程。美国市场,早在2004年,美国能源部 (DOE)就启动了核能制氢研究工作。通过与电力企业合作,对在九英里峰核电厂在内的4个核电厂生 产清洁氢的示范项目提供支持。其中,九英里角核电站中的一座1250千瓦低温电解制氢设施(质子交换 膜电解槽)已于2023年3月启动运行,每天可生产560千克氢气。日本市场,日本原子力研究机构自1998 年建成运行热功率30MWe的高温气冷试验堆,成功实现在850℃下稳定运行。2004年冷却剂出口温度达 到950℃并成功完成了连续一周制氢试验运行。2019年,该堆连续运行150个小时,示范了热化学碘硫循 环制氢工艺。中国市场,中国核能制氢项目起步于"十一五",研究了当初的主流 ...
2025年中国海水制氢行业产业链、发展现状、海上制氢重点项目及发展趋势研判:技术突破赋能,海水制氢开启场景拓展与集群发展新篇章[图]
Chan Ye Xin Xi Wang· 2025-05-02 23:11
内容概要:当前,中国海上制氢产业取得重要突破,正加速从示范验证向规模化商业应用转型,呈现多 维度突破的发展态势:在商业化应用方面,舟山氢能岛作为国内首个LOHC储运商业化项目已实现年产 5000吨氢的稳定运行;在技术创新领域,"海氢1号"全球首个深远海制氢平台即将试运行,其自主开发 的抗氯腐蚀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产业链整合上,粤港澳氢走廊规划年产10万吨,致力于打造全球 首个集海上风电、制氢、管网输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示范工程。未来将通过技术迭代、场景拓展和产业 生态构建,实现从近海到远海的能源枢纽布局,最终形成全球领先的氢基能源网络。 上市企业:中国海油(600938.SH)、中国石化(600028.SH)、明阳智能(601615.SH)、深圳能源 (000027.SZ) 相关企业: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 程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赛克赛斯氢能源有限公司、山东发展新能源有限公司 关键词:海水制氢、海上风电、电解槽、海水制氢产业链、海水制氢发展现状、海水制氢市场格局、海 水制氢发展趋势 一、海水制氢行业相关概述 海上制氢是指利用海洋环 ...
双良节能光伏业务承压下转型成效初显
Xin Hua Cai Jing· 2025-04-30 13:33
从行业角度来看,清洁能源市场未来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2024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总量近 530GW, 同比增速 36%。中国新增装机规模 277.17GW,同比增速 28%。尽管增速有所放缓,但全球清洁能源装 机容量仍有较大缺口,至 2030 年全球仍有近 5000GW 的清洁能源装机容量缺口,其中 80% 将来源于光 伏。 数据显示,2024 年,双良节能的光伏与新能源装备业务营收占比显著提升,成为公司发展的一大亮 点。其单晶硅三期产能完成爬坡,产能进入行业前三位。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成功开发 了掺锑产品、36 吋热场拉制的 N 型 210 单晶及 N 型 210R 矩形单晶,并实现了大批量生产。 光伏组件业务表现出色,实现订单超 2GW,并发布了 "银河" 系列组件中的 "鲲鹏""玄武""金乌""麒麟" 四款产品,能够满足多种特殊应用环境的需求。此外,公司多晶硅还原炉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超 65%,2024 年成功中标阿曼联合太阳能项目,合同总价值达到 5832 万美元。 然而,受到市场需求变化及竞争加剧影响,公司光伏硅片与组件业务收入出现下滑,叠加硅料价格波动 导致生产成本上升,市场竞争激烈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