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手工编织
icon
Search documents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丨固边兴边富民 绘就雪域边城新画卷
西藏自治区有着长达4000多公里的国境线,60年来,西藏固边兴边富民行动扎实推进,边境村庄基础设施、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各类产业蓬勃发 展。 西藏山南隆子县珞瓦新村地处边境一线,这里群山环抱,翠绿的山峦如同天然屏障。当记者来到村里的时候,村民次仁卓玛正在教她的邻居们手工编制毛 毯。 山南市隆子县珞瓦新村村民 次仁卓玛:今年以来,我们已经卖出了50多条毛毯,100多个靠枕,其中一半是通过网络直播卖出的。接下来我想把这门手艺教 给村里更多的人,大家一起把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在珞瓦新村,还有一位71岁的村民也叫次仁卓玛,她是远近闻名的竹器编织能手,过去,竹器只是自家农用,而如今她的手艺有了新价值。在珞瓦新村,村 民手工编织的竹器、毛毯等产品,通过"线上+线下"的销售方式远销各地,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如今的西藏沿边地区,富民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 长。岗巴黑山羊、噶尔蔬菜、亚东鲑鱼等农副产品成为边境群众打开增收致富大门的"金钥匙"。 2020年,玉麦乡成立纽林塘村,结束了玉麦"一乡即一村"的历史。在纽林塘村,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带院子的二层小楼。 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纽林塘村村民 旦增央金:在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关 ...
雪域高原金融深耕记|一线调研
盛夏时节,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深入西藏多地走访发现,从高海拔安置点里忙碌的金融服务站,到非遗 工坊中运转的数控设备旁;从飘着藏戏唱腔的特色民宿,到织就千年技艺的氆氇极品"泽帖尔"工坊,一 支带着"国家的银行"烙印的金融力量,正以体系化、专业化的姿态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为西藏 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 "流动金融服务车又来了!" 早上十点多,在海拔3850米的西藏日喀则市萨迦县扯休乡赛贵村安置点 (以下简称"赛贵村安置点"),村支书扎西次仁在微信群里通知村民后,很快就有十多位村民拿着存 折、身份证,在服务车前排起了长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张欣 拉萨、山南、日喀则报道 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雪域高原,金融服务的触角正沿着转经道、牧道延伸至村寨深处。流动金融服务车 的辙印与青稞田垄交错,信用评级的标牌与香布(藏语意为"帘布")在门楣并立,贷款合同的墨迹里, 晕染着非遗传承的氆氇纹样、名贵藏香的馥郁气息与民宿经营者纯朴的笑脸。 "密码重置、转账汇款、贷款申请,在车上都能办。"农业银行西藏日喀则吉定营业所主任格桑罗布向记 者介绍。他表示,银行通过村干部微信群提前收集村民的金融需求,年均下乡服务超150 天,去 ...